608章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1 / 3)

西蒙古兀魯塔山腳下,春日的暖陽照射著大地,帶來溫暖和光明,細弱的草莖拱開了泥土,更有早發的野花於和風中綻放。

東去春回,忽必烈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在過去的那個冬天裏,他實在蒙受了過去幾十年間從來沒有過的羞辱和慘重的損失:

因為遷徙導致漠北諸部沒有收集到足夠的過冬糧草和烤火用的幹牛糞,兀魯斯製度下那顏武士們早已對生產變得陌生,倉促的逃走更讓這種窘迫的狀況雪上加霜,兀魯塔山地處北方固然能防止漢軍大舉來襲,但愈發酷烈的北風帶來了可怕的死亡,餓斃、凍死的部民比比皆是,家家戶戶都有呼天搶地的哀嚎。

偏生漢軍還派斥候前來襲擾,他們身穿雪白的服裝隱藏於冰天雪地之中,叫人肉眼難以發現,他們使用的步槍射程空前的遠,忽必烈令人檢查部民死亡情況和敵人留在雪窩子裏的痕跡,發現最遠竟有部民是在兩百丈距離上被擊斃的!

可惡的漢軍斥候!忽必烈揮了揮拳頭,狠狠的罵了句。

也許,一個加強排規模的襲擾部隊,對於裹挾二十餘萬部民的忽必烈來說就像蚊子和大象一樣,但蚊子的叮咬使得大象疲於奔命,等蒙古武士們騎著戰馬追出去,漢軍早已坐上雪橇溜之大吉,然後再利用射程優勢將他們挨個送進地獄。

“媽的,那種槍的射程,怎麼會那麼遠?要是能搞到這樣的武器,蒙古大軍豈不是天下無敵了?”忽必烈悻悻的想著。

看了看堂下濟濟一堂的漠北諸王,玉昔帖木兒在內的蒙古大臣,要麼絡腮胡凶相畢露,要麼滿臉橫肉一身汙漬,全都是粗鄙不文的模樣,唯一的漢臣趙複又是儒服羽扇綸巾的打扮,忽必烈就感到一陣眩暈無力:

為什麼蒙古大臣都笨頭笨腦的,漢臣又隻剩下了一個隻會詩詞歌賦、世道人心的儒生?郭守敬,王恂,許許多多的奇才異能之士,為什麼都背棄了大元,投入大漢的懷抱?

唉~要是這些人裏麵,有一個能製造槍炮的能工巧匠,那該多好啊!

忽必烈想著想著就苦笑連連,蒙古武士惟以馬背征戰為能事,讓他們學習製造工藝,真真是趕鴨子上架了。

“報~~”怯薛近侍拖著長聲報道:“伊兒汗已恢複疆土三分之二,委派波斯大賢者麥術丁前來朝貢!”

那伊兒汗阿魯渾本與北元交好,這次被光明聖女趁他國中空虛發動起義,差一點兒就身死國滅了,幸好金帳汗忙哥帖木兒借給他兩個萬人隊的兵力,忽必烈又以金銀財帛傾囊相助,阿魯渾登時士氣大振,率兵長驅大進。

塞裏木淖爾雖有大漢傳檄德裏蘇丹等部助陣,又有海上航線運來的糧草、武器支持,無奈當年旭烈兀以兩萬正宗蒙古軍就掃平了西南亞七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無論波斯人還是天竺、塞爾柱突厥,都不是蒙古武士的對手,現在已退守各沿海城市,借助大漢的海上力量穩定戰線。

阿魯渾西歸時迫於國中內亂,危急之下向忽必烈敲了次竹杠,現在到戰局穩定,覺得複國有望,就又派使臣前來結好,畢竟拿人手軟嘛,阿魯渾的軍費還多虧忽必烈替他籌措呢。

聽到波斯大賢者麥術丁的名字,忽必烈登時大喜過望,一疊聲的叫道:“快,快請麥術丁先生!”

軍帳之中,玉昔帖木兒等蒙古大臣激動的等待著,在他們看來,之所以屢敗於漢軍,隻因為兵器不如對方犀利而已,隻要能製造出和漢軍步槍一樣的武器,何愁不能擊敗大漢,重現蒙古帝國的輝煌?

而那位大賢者麥術丁,正好就是號稱從耶路撒冷到大都城最睿智的大賢至聖,波斯天文第一大家,號稱能“製造世間一切精巧複雜之器具”!

要知道當年就是波斯大賢阿老瓦丁製造了回回炮,這才打破了堅固的襄樊城,給伯顏滅宋打開了通路嗬,這一次,麥術丁一定能重現輝煌吧。

蒙古將軍、貴族們自信滿滿,畢竟在之前就有郭守敬複製漢軍火炮的先例,北元製造的火炮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畢竟也是成功製造出來的,在他們心目中,步槍比火炮要小得多,要是麥術丁親來,應該沒有問題。

趙複嘿然不語,心下很有些忐忑,搖擺不定的牆頭草本性又讓他顧慮重重了:要是波斯人真能造出一模一樣的步槍,那北元豈不是有望重新崛起?自己的選擇,難道又錯了嗎?

很快,麥術丁來到了軍帳之中,正待山呼舞蹈,忽必烈就急匆匆的扶起了他:“麥術丁先生乃波斯大賢者,何必行此大禮?朕北狩蒙古故地,正要廣招天下奇才異能之士,以先生之大材,正該延請上座才對。”

麥術丁有點詫異的看了看忽必烈,也沒太和他客氣,就在一邊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忽必烈早已心急如焚,便也不雲遮霧罩了,將希望製造步槍的要求和盤托出。

麥術丁白胡子微微翹起,布滿皺紋的黑紅色臉膛上笑眯眯的:“本賢者受命前來朝覲,也帶有考察研究東方火藥和火器技術的私心,若是一般的管狀武器,想來仿製也不困難。”

嗬!這下子蒙古帝國的君臣們興高采烈了,波斯大賢是不會吹牛的,他說能製成就一定能成功!

“長生天呐,感謝你如此的垂青!”忽必烈心頭喃喃的祈禱著,十多年前,整整七年南下大軍的步伐停滯在襄樊城下,頓兵堅城、師老無功,南下滅宋的大計眼看就要化為烏有,阿老瓦丁帶著回回炮撬開了南宋江山的鐵鎖,完成了蒙古帝國的輝煌。

十餘年後,難道又是波斯人給帝國帶來了難得的福音,要讓帝國重現輝煌嗎?

即便是喜怒不形於色的忽必烈,也目露喜色,幾乎要催著麥術丁製造火槍了。

不料,麥術丁捋了捋雪白的胡須,又道:“我在波斯做過試驗,手持的‘馬達發’不管加大裝藥還是增加管長,最遠也就打到五十丈遠,斷不可殺人百丈之外,所以還請讓我看看大漢那種神奇的武器,好方便仿造。”

忽必烈麵有難色,便是玉昔帖木兒等人都不好意思的垂下頭顱,漢軍來去如風,便是人影子都摸不上人家,何嚐奪到過一支新式線膛步槍?

“隻有,隻有他們的舊槍。”忽必烈很有些無地自容了。

“也罷,”麥術丁沉吟半晌道:“那就將他們射出的子彈拿來我瞧瞧吧。”

還沒等忽必烈回答,玉昔帖木兒就麵露喜色:“有,這個有很多……”

追隨元廷來此地的部民,一個冬天裏被漢軍襲擾打死了不下三千人,留在人體內的子彈當然多得是,要怎麼看都是有的。

忽必烈狠狠瞪了眼玉昔帖木兒,敵人的武器沒有繳獲一支,子彈倒挨了幾千上萬發,在朝覲使臣麵前擺出來,麵上很有光采嗎?

沒有人發現,麥術丁嘴角有一絲譏誚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