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章 金字塔下(1 / 2)

嘹亮的軍號聲中,第三軍的部隊以泰山壓頂之勢緩慢而堅定的壓向阿拉伯聖戰軍,沒有呐喊,沒有呼號,隻有不斷鳴響的炮聲和軍靴踐踏大地的聲音,四萬餘人的軍陣一片肅殺。

與之對陣的聖戰者們,早就為海軍的覆滅、特別是大漢艦隊打破了海洋被陸地阻隔的“聖訓”而氣沮,有人舉起新月彎刀色厲內荏的叫喊著,更多的人是張大了嘴巴發出無意義的哀號。

炮彈雨點般落下,快捷有效的收割著生命,隨著漢軍步兵前鋒逼近,炒豆子般的槍聲也響成了一片,聖戰者們此時早已忘記了天堂裏等著他們的七十二名處女,霎時變得張皇失措,陣型也逐次挫動,漸漸淩亂。

久經沙場的張世傑,當即下達了總攻命令,“嘀嘀噠~嘀嘀達~”,衝鋒號吹響,步兵們從列陣前進改為便步衝鋒,挺著明晃晃的刺刀衝了上去。

但他們並不是最先與敵人接觸的,兩翼的騎兵快馬加鞭發動了衝刺,無數戰刀空中虛劈,就像千萬道閃電劃過長空……

張世傑昏花的老眼中精光閃爍,鋼澆鐵鑄的麵頰帶上了一抹潮紅,剛才親自持槍在陣前跑了一圈,這位古稀之年的老將已有些氣喘。

端坐馬背,將長槍杵在地上支撐起搖搖欲墜的身體,他仰天大笑道:“穆斯塔法竟將此等兵與我漢軍兒郎正麵決戰,阿拉伯人用兵如此愚鈍,焉能不敗!?”

所謂的聖戰者隻不過是遊牧部族的沙漠騎兵,長處在於忍饑耐渴、在沙漠戈壁地區生存能力強、熟悉沙漠環境能避開沙塵暴和尋找綠洲水源等等方麵,如果在茫茫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依托遊牧部族的支持和大漢玩遊擊戰,那沒有好幾年的水磨工夫,肯定是難以剿平的。

偏生哈裏發穆斯塔法頭腦發熱,把自己當做了阿拔斯重生、薩拉丁第二,竟敢憑大漢海軍入不了地中海這一條,就水陸並進與漢軍正麵決戰!

沙漠中所向無敵的遊牧戰士,與近代化火器部隊的正麵決戰,除了做炮灰之外還能有別的命運嗎?

見老丈人興致很高,蘇劉義擔心之餘也擠出笑容:“也怪不得穆斯塔法,他們那經文上說紅海和波斯灣與地中海被陸地隔開,沒有海路相聯通的嘛,他是教主,自然毫不懷疑了。”

翁婿倆正對話間,卻見前方衝刺的騎兵師一陣騷動,竟然有潰退的跡象!

這是怎麼回事?張世傑大吃一驚。

不僅翁婿倆吃驚,正興高采烈的率領騎兵衝向敵陣的阿爾斯楞,也是鬱悶到了極點:聖戰者們雖然敗退,還沒有徹底崩潰,殘存的信念鼓舞著他們堅持戰鬥,當發現漢軍騎兵從兩翼包抄過來,遊牧戰士們派出了戰馬的克星——駱駝騎兵。

看到阿拉伯人騎著怪模怪樣的駱駝,搖搖擺擺的跑出來,速度既沒有馬快,動作也很滑稽的樣子,騎兵師幾乎從小就長在馬背上的蒙古族士兵笑得差點兒從馬背上摔了下去。

在哈密力、在草原邊遠地區,不乏乘騎駱駝的,但這種動物衝刺速度極慢,隻能小步跑,體型雖然比馬大爆發力卻比馬小,又不像馬那樣容易訓練,所以從來都不是軍隊的坐騎。

無論阿爾斯楞還是普通士兵眼中,騎在駱駝上、跑起來像小腳老太婆的阿拉伯駱駝騎兵,都是群不折不扣的小醜。

隨後令阿爾斯楞費解的事情就發生了,漢軍騎兵胯下的戰馬突然變得焦躁不安,不停的打著響鼻、甩著蹄子,甚至亂蹦亂跳,若不是騎士馬術高超,隻怕要從馬背上摔個嘴啃泥。

第三軍騎兵師是大漢陸軍唯一的師級騎兵部隊,大部分戰士來自於遼東各部,實是蒙古武士中的精銳:從三歲起就要騎兒馬,七歲於馬背上開軟弓射獵狐兔,九歲能乘烈馬驅馳百裏,十三歲就能騎戰馬開強弓,可以說從小到大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天地間再沒有比他們騎術更為精絕的了,怎麼可能控製不住胯下的戰馬?

阿爾斯楞簡直懷疑對麵的哈裏發,是不是真有什麼巫術,能夠擾亂戰馬的心智了。

“糟糕!”漢軍騎兵散開,張世傑從望遠鏡中看見那群駱駝騎兵,才恍然大悟,“此前皇後塞裏木淖爾曾言阿拉伯人馴養駱駝騎兵,氣味能讓戰馬畏怯,老夫隻道無稽之談,哪知竟真有此等事!”

並不是張世傑狂妄自大,隻因為西域、漠北也有不少人馴養駱駝,哈密力地方也有乘騎駱駝的騎兵,但向來沒有聽說戰馬怕駱駝的事情,所以他聽了塞裏木淖爾的話,也隻當是以訛傳訛罷了。

殊不知東亞一帶馴養的是雙峰駝,而北非和阿拉伯半島上的是單峰駝,是兩個不同的品種,馬兒並不畏懼雙峰駝的氣味,但對單峰駝特有的臊味兒“深惡痛絕”,聞到了就要到處亂跑,亂蹦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