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章 審判日(1 / 3)

陸猛臉臭得像憋了三天三夜沒拉大便,他本來想效法周亞夫細柳營的典故,用整齊莊嚴的陣容迎接皇帝,向塞爾柱突厥人展現盛大的軍容以示震懾,沒想到跑出一個大隊的拜占庭皇家近衛騎兵,咋咋呼呼的往這邊衝,雖然很快就被趕走了,到底給自己鬧了個大笑話。

任職大漢陸軍司令十年,陸猛以剛正嚴肅聞名,然而內心之中何嚐不羨慕李鶴軒、侯德富等人與楚風親近密切的關係?可要他違背自己本性來迎合皇帝,卻又怎麼都做不出來,十餘年從龍起兵到現在還顯得生分。

苦惱啊……陸猛長歎一聲,很為自己捅下的簍子捏把汗。

不遠處和本城顯貴們站在一塊的各塞爾柱貴族使者,都是成了精的人物,陸猛雖然麵色古井不波,但他並不是一個城府深沉的人,或者說作為純粹的軍事將領他也不需要刻意掩飾,所以使者們都看出了陸軍司令眼神中那種患得患失的忐忑。

使者們頓時失望已極,早些天他們來到這裏,借著勞軍的名目,送糧食、送蔬菜、送牲畜,陸猛令軍需官照單全收,這就給他們留下了幾分希望——塞爾柱突厥族中,各城的謝赫、毛拉,各軍區的督軍,行省的總督,都極有權勢,對蘇丹的決策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所以他們在無法和大漢皇帝取得聯係的情況下,就把主意打到了陸猛頭上。

沒成想中華天朝的製度另是一種情況,自故宋以來就基本上沒有了武將擁兵自重的可能性,陸猛收那些勞軍物資完全是作為軍需輜重處理的,減輕軍費負擔、豐富官兵夥食嘛,根本就沒往結好地方豪強、擁兵自重這條路上想——也虧這家夥除了軍事之外一切神經大條。

塞爾柱人完全會錯了意,錯得不是一般的離譜……

楚風並沒有苛責陸猛,端坐禦輦之上的大漢皇帝朝著他頷首微笑,陸猛這才大大的鬆了口氣。

他明白自己固然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可比得上前朝嶽武穆嗎?為什麼以嶽武穆之雄才隻能屈死風波亭,自己頗有不如卻能統兵征伐萬裏之外,享不世之名?

原因就在高踞黃金禦輦,那個正衝著自己微笑、露出兩顆大門牙的人身上。

楚風的目光和陸猛在空中一碰,感覺到對方眼神的“不正常”,這家夥第一個反應就是菊花一緊,暗道:“靠,這家夥不是什麼背背山吧?爺今後離他遠點兒……”

隨駕的塞爾柱突厥貴族則熱衷於討論剛才那場鬧劇似的戰鬥,畢竟安塔利亞是兵不血刃而下的,他們並沒有親眼見過漢軍如何作戰,不少人剛才還是第一次見到槍炮齊發、地動山搖的場麵呢,有膽子大的還能勉強保持麵不改色,膽小的幹脆一屁股墩坐地上去了,後來才訕笑著拍拍灰土站起來。

阿凡提麵有得色的向同僚們介紹:“這就是大漢皇帝的武器,得到上天眷顧、真神授予的雷霆。塞爾柱弧形彎刀和黑漆弓,和漢軍的槍炮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了。”

有塞爾柱貴族小聲議論著:“或許我們自己也可以鑄造這種武器……”

“我看這玩意兒和阿拉伯人的馬達發差不多,就是鐵鑄的……”這位塞爾柱貴族貪婪的盯著漢軍使用的槍炮。

塞爾柱突厥人不是傻瓜,他們當然看出了槍炮比之弓箭的優勢。

槍炮勝過弓箭,這是曆史的必然,譬如以威爾士長弓聞名於世的英軍,恰恰是他們自己在一場議會辯論中列舉了火槍係統性勝過長弓的六大優點,最終在西元一五九五年頒布了“終止長弓法令”,認定“長弓不再被認為是一件合格的武器……所有射擊部隊都必須裝備火繩槍或者滑膛槍”。

一五九五年是有使用長弓傳統的英軍徹底用火槍取代弓箭,但在此之前火槍就已經在歐洲各國和明帝國廣泛使用了。被後世某些無腦電視劇誤導的人們總認為元、明時期中國隻有冷兵器,可要知道朱元璋、朱棣父子並不是和蒙古人拚弓箭彎刀,而是靠“神機銃居前、馬隊後列,先以銃挫其鋒,後以馬隊衝陣”打敗元朝的,那是一三六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