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一腳踢李鶴軒屁股上,把腹黑的情報司長踹了出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哼哼,我是那種趁人之危的家夥?”
“我覺得像……”李鶴軒小聲嘀咕著,一道煙似的開溜了。
因為他看見不遠處一道藍色的高挑身影,正帶著千重風雷萬般殺氣狂飆突進而來!
情報司長一邊邁著小碎步朝花蔭底下閃人,一邊朝著楚風壞笑:嘿嘿嘿嘿,陛下這次隻怕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嘍~~
安娜.帕列奧麗娜就像一顆出膛的炮彈,嘭的一聲砸向了楚風:“楚風,卑鄙的家夥,你殺了安德羅尼庫斯,你殺死了我的父親!”
楚風苦笑著沒有躲閃,任憑安娜的拳頭砸到胸口。
現在說什麼都是多餘的,安德羅尼庫斯的死看上去就說明了一切,按照正常的思維方式,篡位者米哈伊爾在徹底掌握皇帝的權力之前,並不會威脅他的生命安全。
在元老院和貴族心存狐疑,安娜公主統兵在外的情況下,如果殺死安德羅尼庫斯,米哈伊爾簡直就是在往自己臉上貼“篡位者”的標簽,進一步促使各方反對者的聯合。
相反,留下哥哥的性命才最符合米哈伊爾的利益,他的共治皇帝身份來源於安德羅尼庫斯的詔書,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最好的局麵,“皇帝活著,好好的待在君士坦丁堡,和身為共治皇帝的弟弟親密無間”,這樣兄友弟恭的場麵,無疑是對篡位傳言的最有力回擊。
這樣的話,非但元老院和貴族們無話可說,就是安娜公主的離去也變得沒有任何理由,反倒成為背叛國家背叛父親的行為。
所以安娜並不擔心父親的安危,她知道隻要自己一天沒有被擊敗,父親的生命就比雅典衛城的基石還要穩固。
但現在,安德羅尼庫斯竟然、居然莫名其妙的死掉了,他的死亡對誰有利呢?
安娜.帕列奧麗娜立刻從離家出走的小女孩,變成了替父報仇的悲劇人物,毫無疑問將受到普世的同情,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的故事注定被吟遊詩人傳誦,注定在若幹年後被搬上君士坦丁堡大歌劇院的舞台,引得多愁善感的貴婦為此灑下一把廉價的眼淚;
執政官那赫提留以及他統帥的“維克西拉提歐-帕納提納”皇家近衛騎兵團,原本麵臨著叛國罪的指控和放逐的威脅,可安德羅尼庫斯一死,他們麵臨的指控就變得軟弱而心虛,前一天還被指控為叛國者的人們,下一刻就化身為協助美麗公主勇鬥惡龍,哦,不,是勇鬥邪惡怪叔叔的正義騎士;
拜占庭雖然是個帝國,權力卻遠不像東方中國那樣相對集中,他們還保留著奴隸製共和國時期的傳統,元老院、新羅馬貴族、行省地方勢力、君士坦丁大牧首為首的東正教,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其中不乏安娜的支持者,安德羅尼庫斯的死訊無疑是給這些勢力的一劑強心針,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把米哈伊爾釘在篡位、弑君、殺兄的不義境地,而自己迅速從受審者的囚籠,跳上審判官的高台。
安德羅尼庫斯,拜占庭皇帝,他活著對女兒沒有什麼幫助,他的死亡卻能立刻產生效果,價值不啻十萬大軍,給她和叔父爭奪皇位的鬥爭,增加不小的勝算。
獲益者首先是安娜自己,不過公主殿下顯然沒有腹黑到弑父求勝的境界,那麼接下來似乎沒有人比盟友大漢皇帝楚風的嫌疑更大了。
無論為了替大漢、熱那亞和安娜的三方聯盟爭奪勝算,還是進一步攪亂拜占庭帝國內政,引發徹底的內戰,為大漢西征掃平障礙,大漢皇帝楚風都是安德羅尼庫斯之死,僅次於安娜的最大獲益者。
“混蛋,為什麼要殺死我的父親?他隻是個膽小、善良的人,對誰都沒有威脅……”安娜的拳頭狠狠砸在楚風胸口,淚水不爭氣的流淌,她踢、踩、撕、咬,活像一頭發狂的雌獸。
楚風很想搞怪的喊一聲“不要打臉”,想想安娜的心情,終究還是忍住了,轉過臉,挺起了胸膛不閃不避,任憑安娜發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