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章 塵埃落定(1 / 3)

從條頓騎士團與聯軍交火開始算起戰役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條頓騎士、法蘭西重騎兵和威爾士長弓手先後敗績,惟有德意誌雙手劍士在友軍的掩護之下,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終於衝到了與漢軍肉搏的距離,使戰線呈現膠著狀態。

不過武勇的雙手劍士也撞上了鐵板,漢軍的刺刀拚殺技術已經進入小組配合分進合擊的層次,並非個人武勇可以戰勝,他們身穿的盔甲貌似輕甲防禦力卻超過了重甲,帶血槽的刺刀更是在近戰中具有一擊致命的效果。

同時,炮兵和較遠位置的步兵,仍以火力封鎖著神聖同盟軍後續部隊的前進道路,就是正在拚刺的漢軍步兵一旦緩過手,看哪兒敵軍蝟集而沒有戰友,就往哪兒扔一顆手榴彈。

更有不幸被雙手劍刺穿要害,自忖必死的漢軍戰士,拉響了腰掛的手榴彈,合身撲向敵群之中……

雙手劍士的進攻鋒芒頓時受挫,並有向全線動搖轉變的趨勢。

教皇本尼迪克特親自讚頌著上帝,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誦著祈禱詞,但戰局的發展並不符合他的期望,上帝似乎已經拋棄了虔誠的子民。

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身高兩米的巨人魯道夫,那張有著碩大鷹鉤鼻的臉顯得分外陰沉:他履行了戰前的諾言,派出哈布斯堡王朝的精銳兵力擔任正麵主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終於突破火網與漢軍短兵相接;但後續部隊並沒有跟上,匈牙利、塞爾維亞、卡斯蒂尼亞等國軍隊竟被漢軍炮火擋下,與前鋒的雙手劍士們分隔開來!

照說這時候自應盡快投入後續部隊,並迅速壓上形成突破,魯道夫卻見諸國的後續部隊頗有消極怯戰之意,心頭火發,當下大喝道:

“安德烈、烏羅什、桑喬、海梅……各位陛下,機不可失啊,快讓你們的軍隊迅速壓上,不要給異教徒任何機會!基督世界危在旦夕,慈愛的聖父就在我們身邊,難道虔誠的基督徒還不願意付出勇氣,展現無畏的犧牲嗎?!”

阿拉貢王國的海梅二世、卡斯蒂尼亞的桑喬四世聞言麵上一紅,立刻下令軍隊加緊攻勢,兩國的軍隊頂著槍林彈雨衝了上去,傷亡固然慘烈至極,倒也堪堪接上了德意誌雙手劍士的攻勢。

塞爾維亞國王烏羅什卻和他的便宜舅舅匈牙利國王安德烈對視一眼,沒有理魯道夫的茬兒,兩人都打著各自的小九九:

匈牙利嘛,當年曾出過號為上帝之鞭的匈王阿提拉,是羅馬帝國的掘墓人,匈牙利雖然身在歐洲,卻長期被視為野蠻人,被西歐勢力排擠。

當年拔都西征,實心眼的匈牙利人派了十萬大軍進行抵抗,條頓騎士以及德意誌部分諸侯也有出兵,然而莫希平原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滅,精銳盡喪,直接導致了匈牙利王權衰落,安德烈到現在還是個衰人。

這一次,在便宜侄兒烏羅什的鼓動之下,安德烈決心不重蹈覆轍了,既然已經短兵相接,阿拉貢和卡斯蒂尼亞的軍隊也跟了上去,那麼就該匈牙利保存實力了吧!

烏羅什呢,他的塞爾維亞王國此時離崛起還有相當長的距離,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對他威脅極大,能光明正大的消耗魯道夫的兵力,又保存了自己為數不多的實力,何樂而不為?

魯道夫本是直爽之輩,見兩位國王存心出工不出力,登時麵露不忿之色,冷哼一聲,竟不再和他們說話。

塞爾維亞軍不過八千人,匈牙利軍也剛到一萬五千之數,戰鬥力和德意誌雙手劍士、法蘭西重騎兵或者威爾士長弓手相比還要差一個檔次,既然卡斯蒂尼亞和阿拉貢已經跟著壓了上去,魯道夫倒也不大在乎安德烈和烏羅什了,隻是對他們這種無恥的行為極端憤概。

遠眺前方激烈的戰鬥,魯道夫暗自思忖:憑借數量優勢,以目前局勢看來,取勝的機會大約超過七成吧?隻是傷亡未免……

忽然,漢軍身後的山脊上,緩緩升起了三部熱氣球,碩大的充氣球囊分外顯眼,很快就讓戰場上的每一個人都看到了。

這是個什麼意思?

神聖同盟軍,從教皇到貴族,從將軍到士兵,本能的感覺事情不妙。

果然就在氣球升起之後,山脊上出現了影影綽綽的人影,密密麻麻的一片又一片,數也數不清,隻是全都穿著漢軍春夏季的灰色軍裝,裝備著鋥光瓦亮的板甲,頭戴鋼盔手端刺刀,以急行軍的速度奔向戰場!

同時從維丁城通往設內耳城堡的道路,馬蹄陣陣如雷轟,鏗鏘鏗鏘的金屬碰撞聲遠遠傳來,滾滾沙塵衝天而起,不一會兒鐵流滾滾而來,騎著高頭大馬,一手戰盾一手騎槍的近衛騎兵,百人隊旗、營團旗、軍團旗麵麵展開,當先一位威風凜凜的騎士高擎雙頭鷹旗!

拜占庭第三軍團及大漢帝國第一軍第二師北上羅馬尼亞,從多瑙河口溯流而上,進擊多瑙河以北地區,采取分進合擊的戰術攻略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等地,在戰役之前陳吊眼和羅曼努斯即密令兩部急速南下趕到維丁附近,作為奇兵隨時準備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