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英王愛德華的意見,國王和貴族們頭一次沒有爭吵辯論,而是保持著沉默,思考著各自的立場——在這個決定命運的時刻,審慎是非常重要的品德。
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一輩子唯唯諾諾,到此時卻和便宜外甥烏羅什對視一眼,幾分欣喜、幾分忐忑。
神聖同盟在設內耳戰敗之後便一路撤往維也納,在這座歐洲腹心之城召集各國軍隊和自由民組成的十字軍,位居巴爾幹漢軍攻擊正麵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隻好放棄了防守,率兵隨神聖同盟退到了維也納。
是時,大漢帝國占據地中海鎖匙西西裏島,隨時可以登陸西歐任何一處,發動突然襲擊,各國軍隊回國固守兵力分散隻會被各個擊破,隻好合兵一處,又為了公平起見,屯兵之地隻能選在與各國之間的距離都差不多的維也納。
位於多瑙河中遊的維也納,正好在漢軍從巴爾幹進軍中歐的道路上,可謂首當其衝,國內根基不穩的安德烈之所以積極參與神聖同盟十字軍,就是希望借助同盟的力量,擋住撲向匈牙利的漢軍。
然而他大失所望,神聖同盟非但一戰大敗,對協助匈牙利進行防守更是興趣缺缺,安德烈無奈之下隻好放棄布達佩斯,和神聖同盟保持一致。
不過事實證明神聖同盟的選擇並沒有錯,繼羅馬被攻占之後,法蘭西也受到了襲擊,驕橫的腓力四世星夜兼程率兵趕回卻在雪山底下吃了個大虧,若是同盟在匈牙利協助對付巴爾幹漢軍的話,腓力回師不及援救,說不定連巴黎都被攻占了吧!
想到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美男子也遭受了慘重的失敗,強大的法國所受的遭遇不見得比匈牙利更好,安德烈就覺得出了口惡氣,甚至隱隱感謝大漢皇帝教訓了目中無人的腓力,以致於放棄布達佩斯的恥辱,似乎都淡化了許多。
便宜侄兒烏羅什又告訴安德烈,“舅父不是嫌國內貴族領主眾多,勢力錯綜複雜,王權難以伸張嗎?何不由大漢替您翦除枝椏,將來若是神聖同盟打回去,您便不必看那群貴族的臉色了。”
“若是神聖同盟打不過大漢皇帝呢?我們豈不是成了可憐的流亡者。”安德烈不禁惴惴不安。
烏羅什卻笑而不答,神色有幾分詭異,隻說見機行事,隻要甥舅共進退,一起都好說。
安德烈對便宜侄兒的打算全然不知,但他也明白不死不活的待在維也納對自己最為不利,因此和烏羅什對視一眼之後,竟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各位國王,基督徒兄弟們,我們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已經被異教徒占領了,如果不希望維也納也得到同樣悲慘的命運,現在必須抓緊時間擊潰東路漢軍!”
本來匈牙利也算東歐一個強國,但數十年前蒙古西征擊潰其軍隊主力,王室權力受到極大削弱,地方督軍割據自雄,所以匈牙利王在自己國內都沒有多大威望,神聖同盟中更是哈巴狗一般的角色,聽了安德烈的話,國王們聞言隻是冷笑,期待著某人出來訓斥他。
咦?每次這種時候就第一個跳出來冷嘲熱諷的腓力四世呢?
人們這才想起來,法王腓力早已領軍離開,並在阿爾卑斯山的雪崩中損兵折將,算日子大約剛過神聖羅馬帝國南部的巴登黑森林,到維也納來隻怕還要好幾天呢。
令人們不大適應的隻是安德烈這個慫人突然發言,但他說的話並沒有錯。
英王愛德華就讚許的朝他點了點頭,“從巴爾幹來的東路漢軍剛剛三萬人,加上羅馬軍團也就五萬軍隊,咱們維也納的十二萬大軍還有與之一戰的能力;假如等大漢皇帝楚風完全消滅法軍再趕到維也納,我們就危險啦!”
維也納的神聖同盟軍隊雖有十二萬之眾,其中的自由民十字軍卻占了四分之一,說到底就是些剛剛拿起武器的平民,正規軍不過九萬人而已,對付東路漢軍還能占據二比一的兵力優勢,可要是兩路漢軍會師,給維也納來個東西夾擊,那可就難看得很了。
誰讓腓力把法蘭西、卡斯蒂尼亞和阿拉貢的八萬軍隊帶走了呢?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這位身高兩米的巨人,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帶起呼呼風聲,戰鬥的意誌在這位沙場老將的體內洶湧澎湃:“沒錯,現在是基督世界最後的機會了,上帝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機會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必須牢牢的抓住!”
教皇本尼迪克特不懂軍事,也被國王們的戰鬥意誌煽動了情緒,一邊用手在胸口劃著十字,一邊大聲的禱告著:
“神說,信仰者,你不必恐懼,加百列的劍保護著你,而天堂的火焰將懲罰罪人……”
當、當——
維也納城內最高的教堂塔樓,響起了悠揚的鍾聲,在教堂內做著祈禱的十字軍狂信徒,紛紛穿上盔甲,佩著寶劍,魚貫而出。
當、當——
貧民區的木製小教堂也響起了鍾聲,臨時被征召的武裝平民,帶著疑慮的目光,走向規定的集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