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少女和這些大洋國老太太們,一起下了飛機,在過道處,享受男人們的鞠躬。
老太太們一邊數落著島國女人的不是,一邊又說這邊的男人服務很周到。
少女綠色的眼睛和她漂亮的耳朵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地方。
那就是這些打扮得如同‘歐陸國人’的波士頓老鄉,一邊在飛機上,說要警惕島國女人。
但下了飛機,她們又說,一定要疼愛島國的男人們。
警惕島國女人,疼愛島國男人,為何要這麼區分?
銀發少女正要提問的時候。
機場裏幾個會說‘新語’的島國少年,看到她們,立刻向她們熱情地打起招呼。
“Hello , Big Mama.”
Big Mama是全世界對大洋國老女人的愛稱。
一個島國人向大洋國老女人問好,最好以媽媽為點綴。
大洋國國內,女人們當然並不這麼說。
但出了國後,國民們聽到這種稱呼,立刻就會感受到近乎於絕頂的愉悅。
因為這代表著,島國人敬仰著大洋國的無上權威!
就好像外國人討論,全世界的著名學府,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
可她們一旦把自家的學府,和波士頓周邊的兩所大學相比,馬上就覺得自家的學校根本就不值一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島國人都會這樣認為。
比如一些將死也不願向大洋國低頭的老派硬女子,就認為東大和京大,要比MIT和HU好上一百倍。
但老派硬女子,大都不肯為大洋國當差,窮困潦倒,怎麼可能坐得起飛機,出現在她們麵前?
能出現在大洋國老太太麵前,當然是相信和平、友愛、真理、富裕的新島國人和軟女子。
“哦哦哦,看看這些小家夥,真精致啊。”
和可愛的男孩子們打招呼,老兵們喧鬧起來。
“是的,可比咱們大洋國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們可愛多了。”
“如果島國的女孩兒,也能像她們的男孩子一樣精致,那該多好啊?”
“你喜歡女人嗎?”
“當然不,但我希望島國的女人像男孩子一樣可愛。”
“我也希望,大洋國的女孩子當然不能和男孩子一樣,但我更希望我們的後代,能夠喜歡像男孩子一樣的島國女孩兒。”
聽完這段話,愣在原地的銀發少女,似乎有些理解這些波士頓老兵的想法。
但她畢竟才隻有十七歲,三觀還正在重建。
不過。
她和她那些熱衷在大洋國各地建立法律權威的律師兼種植園主的祖先們一樣。
並不喜歡網絡上的一麵之詞,或者是熟人的刻板印象。
畢竟,大洋國最早的官場套話,包括真理部出版的那些最早指責政客們貪汙腐敗,揭露黑暗的曆史類書籍,甚至那些民間流傳的刻板印象本身,也都是由她的祖先負責為廣大群眾,宣傳定義的。
民眾們愛她的祖先,把她祖先們製定的法條與教科書、曆史類科研書籍,奉為真理。
她和她的祖先們卻不然。
她們不相信別人寫在紙上的套話。
她們在《五月花協議》宣誓,她們是太陽國女王陛下與女神的忠臣順民。一百年後,她們便毫不留情地沉沒了太陽,把女神裝進盒子。
“人民與國家在逆境中鍛造。”
她們隻相信自己經曆的苦難,並構建應對苦難的一切,樂於以女王或女神的名義,“更新”上一位祖先的遺產。
也正如大洋國人對波士頓精英的刻板印象:她們是一群有社會責任感的王公貴族。她們三百年前是世界最先進的人,她們在三百年後,也堅信自己將如三百年前一樣,繼續帶領大洋國,領航世界。
而就在三個月前。
她剛剛完成了從波士頓騎行到紐約,從紐約騎行到費城,費城騎行到巴德爾摩,之後又從華盛頓行船回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