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了,談談後續(1 / 3)

蝴蝶少爺(下)被屏蔽了,也懶得再發了,幹脆完結吧,槗

正好把大綱也列列,做一下總結。

書寫偏了。

也許和最近經濟開始恢複有關,業務開始繁忙。

有錢了,想偷懶,於是漸漸就沒有寫書的欲望,更沒有設計故事的動力。

(我沒有編寫故事的才能,老師總說我不會撒謊)

繞回書來說,《女尊東京》這個標題,賣點其實在“女尊”。

但可能和專業有關,我把焦點更多放在宏觀的“東京”上麵。槗

於是,沒能讓想看女尊的看官們看到女尊世界的風貌。

這樣的寫法,如果能用上精妙的故事,吊住目光最好。

遺憾的是,時間太緊,我至多隻能做好一個梗概,連寫好一個故事都做不到。雜糅女尊和東京兩種元素,卻沒有找到適合的切入點,更沒有設計出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因此,本書更像是拚湊出來的說明書,著實沒有看點,是個相當失敗的產品。

……

本作的主角是稻荷神,羽田奏,他是民間信仰的本體。

本座最大的反派和真女主,是尚未來得及登場的現人神巫女(天皇),她是國家神道在現實世界的本體。槗

在女尊世界,玷汙現人神巫女,自然是極大的褻瀆。

兩種信仰並非對立關係。

但是有善於營造對立的大洋國財團從中作梗,自然不在話下。

羽田奏作為大洋國財團的尖兵,必須與現人神巫女展開政治、經濟、文化層麵的搏殺。

勝者是這個國家的新神,敗者將成為曆史的塵埃。

結局,當然是代表大洋國的主角獲勝,成為新神。

……槗

從設計初衷來說。

我是想用一個本土神,破壞這個國家的傳統,繼而作為新神,把這個國家,和平引渡到大洋國的。

而男主作為擁立的神,必然要走憲政路線。

男主作為一個一貫製學校慶大男高的三年級生,代表的是東京西部高地,即山手線富裕階層的孩子,神明的屬性更是把特權階層的標簽貼到臉上。

他的社會關係決定他無法代表多數人的利益,哪怕他是多數人信仰的最接地氣的稻荷神。

但島國的神奇之處在於,自天皇製建立的一千三百年來(從大海人自稱天皇以來),一直是以天皇為主的豪族奴隸主和祭祀(神官),統治著兩座半的大島。

(北海道和南九州長期處於割據狀態)槗

盡管奴隸和庶民占據島民的大多數,但島民們之中,除了木下滕吉郎之外,似乎從未出現過一個出身於多數底層群體的統治者。

其實仔細研究島國史,不難發現,木下滕吉郎隻是島國一千多年文字史中,諸多統治者中的一位,甚至不是最出色的統治者。可能藤原氏出身的幾位末代攝關,玩弄政治的手腕都要比這個狂妄自大的農人要高明得多。

他的奇特,在於他出身在人數最多的農人,他背叛了自己出身的階層,成為武士,又否認自己作為武士的出身,並且自封為豐國大明神,成為公卿,認藤原氏當爹。

而這被島民們視為是勵誌的象征,因此木下滕吉郎才會被反複提及,甚至是能與織田信長比肩,是比天皇更出名的存在。

這就是奴隸製殘餘的可怕。

唐朝的製度本就帶著奴隸製殘餘,這種渣滓也在日本又多延續了一千多年。

……槗

相比於保守而愚昧的滕吉郎,瞧不起天皇,提拔滕吉郎,蔑視朝廷傳統的織田信長,當然是革命性甚至是先進的存在。

這位第六天魔王作為新的文化符號,接受了來自西洋的文明,這也是天皇最大的威脅!

……

繞回來了。

我們的男主是神,那麼晉升的路線,自然是以東京為總部,控製京都,直到整個國家。

一言蔽之,就是建立自己的“神道”,取代國家神道,成為這個國家的精神象征。

這算是一個傳統的奪權路線吧。槗

一千四百年前,島國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登基,

聖德太子作為女帝最信任的監國,就代表佛教勢力,與物部氏代表的本土神道開戰。

宗教問題自此,就一直困擾著這個國家。

宗教問題暫時解決後,如何建立一個****的封建國家,是天皇製的主課題。

大化改新算是比較失敗的嚐試,國家因此陷入大亂。

當時的難題是。

對外,要引進大唐君主集權製的經驗,但也要防範大唐文化入侵,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感。。槗

對內,要鎮壓如物部氏、蘇我氏、大伴氏這樣的豪強,不能讓他們反客為主。

加上對大唐作戰的失敗,兩國斷交長達三十二年。倭國一度因此陷入內亂。

一千三百年前,倭王大海人通過壬申之亂,從中大兄手中接過了“大化改新”的爛攤子。

他和他妹妹持統女皇都認為,有必要設計一套精密的政治童話,或者說是“宏大敘事”,把這些豪強的祖先也囊括到神話中來,讓他們在法統上變成自己的子民,確立本國部民對皇室的集體認同感。

如此《古事記》和《日本紀》二書應運而生,藤原氏也好,蘇我氏也好,石上氏也好,安倍氏也好,從祖宗輩開始,都是皇室的家臣。

皇室以最古老的官方文獻,牢牢占據著精神支柱般的至高地位。

這是精神層麵上的國家神道,是所有島國人民的精神源頭。槗

哪怕是佛教也不得不順應這一法統,與神道結合。

要擊垮島民,自然少不了對這兩本書做文章。

……

物質層麵上的戰略,除了製度上對豪強的壓製,

天武持統二皇,以複興神道為名,建立伊勢神宮為首,以國分寺為輔的國家神道體係,如此在引用大唐文字與律令製的同時,也保證了本國的文化傳統得以傳承下去。

賀茂神社與伊勢神宮的齋宮製度就是由此而來。

而稻荷神社也是這一時期的產物,雖然這間神社也是由官方批準建造的。不同點在於,稻荷神是老百姓自發信仰的農業神,是從東方來的狐狸信仰,和官方讓你信的神明是不一樣的。槗

因此這套國家神道的統治工具,嚴重依賴於朝廷的力量。是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工具。

而民間信仰則會因為國家神道的衰落,不斷壯大。

經曆了大約五百年的黃金期,天皇製走向衰敗,幕府時代的島國,宗教信仰“相對”寬鬆一些。

民眾從上到下自發信仰佛教,神道一度被壓製。民治時代之前,這個國家的神道一直是由佛教壓製的。就算是吉田神社這樣一個位於京都禦所旁的尊皇派宗教團體,也不得不服膺於佛教,把神明與佛主說成是一回事。

而要再次確立國家神道的威嚴,便不得不把佛祖從神社裏踢出去,把天皇的親戚們全都搬進來。

例如:春日大社和興福寺分離,至今興福寺已經破敗,而春日大社依舊香火興旺,便是國家神道的大勝利。

再比如,八阪神社的牛頭天王是印度神祇,有佛教色彩,與素盞鳴尊本身並無關係。為了國家神道的正統性,因此,天皇的親戚,須佐之男就變成了牛頭天王的本尊。槗

我願稱之為,以倭代佛。這是JG主義時期的國家神道。

至今,寺廟與神社已經完全分離。

佛教雖然強大,卻再也無法回到寺社不分的製衡狀態。

國家神道的媒體之一,伊勢神宮依然是最高神社。

因此,國家神道實際上依然存在!

……

……槗

男主要想破壞國家神道的傳統,動搖這種維持一千三百年的政教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