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李代桃僵(1 / 3)

在一片辭舊迎新的爆竹聲中,過去的一年告一段落,時間來到了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

這一年,道光帝65歲,距離他離世隻剩短短不到4年,距綿延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也隻剩4年。

正如這滿清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已如風燭殘年一樣,大清帝國也已經步入了不斷衰落的境地之中。

五年前的那場鴉片戰爭的最終塵埃落定也更加速了這種衰落,整個國家不過隻是靠著兩百多年統治的慣性在勉力維持著表麵的平靜而已,分崩離析已隻是時間問題。

不過在這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氣氛中,也不是沒有新興的人物崛起。這一年,三十七歲的曾國藩迎來了自己宦海生涯的第一個高峰,剛剛榮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的他不無得意得說道:

“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

而在遙遠的廣西,三十二歲的廣東落第秀才洪秀全也在好友兼得力助手馮雲山的鼎力幫助下,將拜上帝教發展到了幾千教眾的規模,並在這一時期完善了教內重要文獻和等級製度。

不過,和這些在日後將這老大的中國攪個天翻地覆的大人物相比,升鬥小民們的日子就過得清苦平淡的多。倒是在這大正月裏,廣西貴縣發生了一件奇事。

已經失蹤了三年多的當地豪紳大族李家的大少爺意外地被家人在大街上認了出來,當時這位李大少爺不但穿著一身怪模怪樣全是口袋的花綠衣服,還帶著個像水瓢一樣的綠帽子,背後鼓鼓囊囊背著一個不知道裝了些什麼物件的大包,手裏還提著一條怪兮兮、黑漆漆的“鐵條”。

最奇怪的是,這李家大少不但沒認出自家的下人,一開始還操著一口北地的官話。要不是那無可辯駁的長相和後來他改用的一口地道的鄉音,李家上下根本不敢斷定這衣著、氣質和性情都大變的家夥就是失蹤了兩年的李家大少。

而且據當時的目擊者私下裏說,這位爺很可能還沒有辮子。不過這些話大家也隻是私下裏說說,誰也不會真去觸李家這種豪紳的黴頭不是。

據說這位李大少爺當初是在進京趕考的途中失蹤的,當年他的失蹤在當地可是一大新聞,因為這位少爺可是左近十裏八鄉有名的神童,年方弱冠便已經連過童試、鄉試兩道門檻,那次進京趕考,若不是意外,還很有可能成為有清以來貴縣曆史上第二位進士。但這一去就是三年多杳無音訊,大家都認為他鐵定已成了土匪的刀下亡魂。

現在他又以這樣古怪的形象出現,一時間倒成了街頭巷尾的奇談。

……

一襲青色的錦緞長袍外罩古銅色的緞麵馬褂,剛剛剃的青光鋥亮的腦門,後麵還黏著一條作假的辮子……

李雲帆望著鏡子裏這副全新的打扮有些發呆,一米八多的高大身材罩在這樣的衣著、發式下未免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打扮成隻在電視裏看過的清朝人一般,這一切還得從他十幾天前的遭遇說起。

十天前,二十五歲的李雲帆還是一名解放軍的特種兵上尉。出身軍人世家的他本來被家裏寄予了厚望,但從國防科技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李雲帆並沒有繼續考取國防大學的研究生,而是卻出人意料地選擇成為了一名特種兵。

經過三年多的摸爬滾打,李雲帆用實打實的成績得以晉升上尉。可就在十天前,在執行一次空降任務過程中他遭遇了雷擊,然後他整個人就莫名其妙地來到了這個全是清朝打扮的地方。

全副武裝的李雲帆剛剛在街上晃悠沒多久,就發生了上麵的事情:幾個自稱是李家下人的家夥一下子拽住他,認定了他就是走失三年多的李家少爺,一群人還硬是把他拖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