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認祖歸宗(1 / 2)

莫小雲被那兩名惡差役押解著來到鄉公所,黑暗中,他被仍在一間潮濕的土木結構的房子裏,這裏可能就是鄉裏臨時關押犯人的監所。借著微弱的桐子油燈光,小雲仔細觀察了一下那房子的結構:紅泥土壘砌的牆壁,木欞窗戶,青磚瓦頂鑲嵌著一扇小小的亮窗;室內蛛網密布,不僅有油蛉低吟,還有蜥蜴爬行,陰森恐怖,可能好久沒人住了,一切惡毒的東西都可能在這裏找到理想的藏身之所。

牆角,有一個陳舊的馬桶,裏麵於積了半桶屎尿,散發出難聞的尿騷味。地上,隨便鋪就了一些汙穢的爛草,算作棲身之用,上麵還有跳蚤在爬行。小雲感到惡心,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自己初入明代,便莫名其妙地成了階下囚,簡直難以理喻呀!可能還是差役認為他人小,反抗力弱的緣故,把他置身在這麼一個不甚堅固的土房子裏。

厚重的木門咣鐺一聲關上了,外麵哢嚓一聲上了鎖,一切又複歸寧靜。莫小雲經過這一番折騰,哪裏還睡得著呢?要是被那兩個凶神惡煞的差役送走就完蛋了,不死也得脫層皮,他在想著脫身之計。這事要是攤在同時代少年的身上,也許隻有聽天由命了,可我們的小雲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呀,他豈肯束手就擒。

東方微熹,雞叫兩遍了,小雲的體力漸漸恢複,一個成熟大膽的計劃在腦海中漸漸成形。他用力搬過那桶屎尿,把它潑在窗欞下的土牆上。約莫半個時辰,經過浸泡的土牆慢慢地軟了,小雲用力一推,那土牆竟無聲無息地坍塌了一隅,一切竟是神不知鬼不覺的。

小雲小心翼翼地從那土牆的豁口爬出來,一路穿街過巷很快來到了鎮郊。天光已經放亮,田地裏已經有三三兩兩的農人在勞作,有的在侍弄菜地,有的在查看莊稼。他們神態安詳,一副與世無爭的閑適。

小雲感到親切,田園生活才叫人舒心呢!沒有直觀的大起大落,卻也榮辱不驚、怡然自得。這不是自己一直以來所追求向往的嗎?他沿著村驛小道向前走,清晨的露水打濕了鞋襪,涼溲溲的,卻沒有一點感覺。

路上,小雲遇到一個騎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童。那孩子甚是可愛,光光的發髻,卻攢下兩撮稀疏的毛發支楞著,穿一身紅色的背兜和短褲。那笛聲悠揚悅耳,使小雲憶起晚唐詩人杜牧的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莫非他是來給我指路的嗎?

路旁的溝壑間,水草豐茂,那黃牛吃得歡時,“哞哞哞”地打著蹄兒,小牧童馱在牛背上卻是坐得四平八穩,專心致誌地吹他的笛兒。

“小哥,前麵是什麼所在?”小雲上前打問。

“哦,桃花塢,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小牧童說。

“是嗎,多謝了,”小雲連忙稱謝。

“不用,祝你好運呀!”小牧童聲音脆生生的,宛若銀鈴。

翻過一座小山丘,兩山的夾壟間驀然出現一片鬱鬱蔥蔥的桃花林,沁香宜人,朵朵桃花紅的耀眼,晶瑩剔透,就像滿天的繁星,蔚為壯觀。地下,亦是繽紛紅豔,就像下著一場及時的桃花雨。莫非這便是桃花塢不成,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呀!別處的桃花早已凋謝了,這裏卻開得如此大觀,太神奇了,難道是天上的瑤池仙境麼?

沿著桃林間深深的甬道,小雲慢慢地往前走,峰回路轉之處,前麵豁然開朗,悠然出現一大片阡陌村舍。其間雞犬相聞,綠樹掩映,青瓦白牆的村寮鱗次櫛比,井然有序。難道自己真的到了東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成。走進村落,但見每戶人家的門楣上都是雕梁畫棟、花鳥百獸,無所不全;那屋角亦是飛簷拱壁,宛若小鳥欲飛狀。村裏的大人小孩都穿著高高的木屐,身著五彩繽紛的袍衫,在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踢踏踏地行走,儼然如歌的行板。

小雲的到來,並未引起村人的注意。一群小孩子說著嘰哩呱啦難懂的方言,在村前的老桑樹下玩跳田遊戲。有幾個壯年男人在村東的井台邊擔水,還有婦女在自家門簷前納鞋底。小雲蹲在老桑樹折皺的旮旯裏有些如醉如癡,,自己小時候也玩過相同的遊戲呀!隻是年年歲歲人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嗬。人世淡漠無常,好多事情原本不可捉摸。

“細伢,來跟我們一起玩吧!”有一個小男孩最終發現了他。

“不,我不會!”

小雲不知怎麼的竟表現出幾分尷尬和扭捏,臉孔也漲得通紅。

“來呀,沒什麼的!”小男孩扯了扯他的衣服。

“我真的不會,”小雲退卻著。

“小西呀,吃飯了!”巷子裏傳來一個渾圓的女聲。

“知道了!”小男孩呼應著極快地跑去。

“嬸娘,你看他……”小男孩指著小雲說。

“細伢,你從哪來?”小雲抬頭看時就見一位年輕俊美的少婦牽了那小男孩的手踱到自己麵前,那少婦蓬鬆的發髻上挽著銀色的發簪,在陽光下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