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舊墓人家歸葬多,
堆著黃金無買處。
盜墓是一種普遍現象,古往今來,屢禁不止。到了現代,法製健全,盜墓活動才稍微有些收斂。幹盜墓勾當的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官盜,像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溫韜,到民國時的孫殿英等,都是臭名昭著。他們往往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杖地大動幹戈;還有一種是民盜,分布全國各地,人數眾多,都是偷偷摸摸地進行,為一已之私或生活所迫,盜挖墓室、棺材,撈取隨葬的財物珍寶,大發橫財。他們多集中在古墓葬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陽地區、陝西關中、湖南長沙周邊一帶等地。盜寶現象的猖獗與中國傳統的厚葬習俗密不可分。在封建社會中,厚葬蔚然成風。厚葬習俗根源於中國傳統的禮治觀念,與古人相信靈魂不滅的迷信思想有直接關係。中國古人講尊君、講孝道,又很要麵子,厚葬就可滿足這種種心態。《呂氏春秋?節喪》記載,當時人們往往用一些能顯示身份、地位的專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資料和珍奇完好之物隨葬,其後人也以此為榮。正所謂“欲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夜,清涼如水,桃花塢沉沉地睡去。一輪彎彎的紅月亮悄悄地懸掛在桃花山西麓的滋水河畔。已是三更時分的光景,四下裏一團幽黑,既或有夜鳥從灌木林間飛出,撲楞楞的聲音仿佛閻王殿的小鬼押解陰囚發出的嘯音,撩撥得人的毛發似乎變成了刺蝟欲倒豎起來。遠山隱約傳來人腳獾的嗚咽,喜歡夜啼的孩童一時間悄沒了聲息。
這是仲春時節的模樣,夜裏已經下了露水,霧濛濛的冰涼冰涼。忽然,從村寮裏竄出一個身穿黑衣的夜行人,戴一頂看不清臉孔的狗皮帽子,獾子般敏捷地向桃花山西麓奔去。那裏是村裏人世代埋葬先人的地方,風水極好,背山麵水,風光旖ni、幽深雅致。白天,這裏芳草淒淒,狼嚎猿啼,少有人至,夜晚則更加怕人,磷火閃爍,魑魅魍魎。
起風了,山林間鬆濤陣陣,如泣如訴,似怨鬼在怒號。那輪紅月亮被揉醉在滋水河墨黛的光波裏,粼粼的仿佛鬼魅的眼睛,黑衣人不禁打了個寒噤。隧掏出一卷紙煙來,在背風處點著,深深地吸上一口。明明滅滅的火光中,依稀照見黑衣人有些慘白的臉。那人扶住一顆樹杆發出幾聲壓抑的低嘯,接著,他又從身上掏出一隻褐色的水壺來,咕咚咕咚喝了幾口酒,也許感到身子活泛了,漸漸有了暖意。借著暗淡的月光,黑衣人繞著墳塋焦急地尋覓起來。
倏地,他在一座高大的無字墓前停住了,這座墓用花崗石和青磚鑲砌而成,堅固的圓頂,在星星點點的墓群中有如鶴立雞群。看來,這座墓葬的主人應該是一個富紳之家,不然怎麼修建如此規模宏大的墓園呢?墓邊的草叢中,還飄灑著一堆燃燒過後的紙錢灰燼和粉色的鞭炮碎屑。黑衣人繞著墳塚轉了幾圏,便執起隨身攜帶的鎬頭,吭哧吭哧挖掘起來。不一會兒,便觸到一截厚實的石板,原來正是墓室的正門。黑衣人用鎬頭拚命地撬動,臉上沁出細密的漢珠,不知是恐怖還是興奮。墓門慢慢地露出了一絲縫隙,腐蝕的泥土氣息清晰可聞。黑衣人大喜過望,愈加奮力的撬擊,用肩膀杠,用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