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秦雪重沒來得及欣賞。

因為當她拿著方塊進門的時候,方塊就亮了起來,觸發了房間裏的什麼自動裝置。

一麵牆翻轉了過來。

露出來的,是一架自動手術床。

脖子的部位,有無數精密的固定裝置與微型機械臂。其中的一個,明顯就是為了芯片專門設計的。

就算不用查資料,秦雪重也猜到了。

這架手術床,可以替換芯片。

她從來沒有聽說過——網上連傳言都沒有——一個成年人,能夠通過替換芯片,來更換自己的身份。

她意識到,出於某種原因,原主可能真的想要換個身份,開啟新的人生。

如果這是真的的話,意味著她自己,也有了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第二十九章

換了新房子, 小秦又沒有睡好。

出一趟門,就攤上這麼些事情,實在是她沒想到的。

——這個世界太危險了!

她決定, 等情況穩定下來, 就好好做個家裏蹲, 絕對不要再出去亂逛了。

這一晚上,她都在搜索關於公民芯片的資料,想要看看, 自己到底有沒有機會換個身份,重新開始。

因為溪穀市的所有人都有公民芯片, 生活裏大多數事務都可以通過芯片完成, 所以,她反而沒有去想,為什麼這裏的人們會安裝芯片呢?

在嬰兒一歲的時候, 剖開後腦, 往脊椎骨上安裝一個會伴隨一生的東西。

聽著, 就很殘忍。

實際上, 聯邦有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

大約在50年前, 因為整個星球的環境極度惡化, 大部分人的身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和殘廢。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進行了義肢改造。

用抗汙染能力更強的肢體和器官, 替代不堪重負的原本器官。

當時, 沒有人預料到,因為改造的肢體器官, 輸入了大量的機械信號到人的體內, 導致許多人的大腦出現了紊亂。

聯邦不得不召集大量科學家, 研究出了一款與神經深度融合的芯片, 用來梳理神經信號與機械信號的衝突,從而解決日益棘手的義肢問題。

據統計,50年前,東洲聯邦公民首次替換腎髒器官的平均年齡是20歲,而50年後的今天,這個平均年齡已經下降到了11歲。

每個人,一生都與汙染為伴,同時,也與義體器官為伴。

於是,慢慢的,芯片成了東洲聯邦每個人出生就會安裝的東西。

原本用來拯救生命的芯片,如今的大部分功能,就是用來體驗虛夢和數據毒品,沉浸式地看各種廣告,逃避這個失去了希望的世界。

芯片,也是每個人最隱私的東西之一。

據說最早的芯片,還能隨時定位具體位置,在整個聯邦的強烈抗議之下,取消了這個功能。

如今,芯片除了本身調和信號衝突的基礎功能之外,基本上隻作為一個小型終端,方便人們付款和使用設備。

就連分析科查看其他人的死前記憶,也要經過係統授權。

除此之外,芯片幾乎不具備其他任何功能,本身也不包含任何信息。

按理說,秦雪重手裏這樣一枚原廠芯片,是沒有任何線索的。

可當她在嚐試用意識觸角接入的時候,依然在裏麵讀取到了不少數據,不多,而且全是亂碼。

已經學會指使別人的小秦,直接把這些數據發給了張元。

[幫我看看這些數據是什麼,保密。]

張元回複得很快:[組長好,我們通訊說?]

秦雪重二話沒說,直接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