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天麼越暖和,初秋的季節,秋高麼爽,但是一行人都無心欣賞這美麗的秋色。
陸庭遠讓陸甲快馬加鞭趕到京城,給楚家送信,若是他們信任他,願意離開,就早日收拾東西,等他們一到的時候,就立刻出城。
一路上走的算是順利安穩。
但是佘青族和京城,卻都不那麼平靜了。
按照規定,斯達巴在接到公主的時候,應該送信給佘青族的大王的,但是過了好幾天了,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京城這邊也是,交接完了,也應該有人送信的,皇上還等著佘青族撤軍呢,但是至今也是毫無音訊。
因此,陸庭遠他們不得不加快趕路的速度,若是被兩邊知道是他們從中破壞了這場和親的話,那麵臨的麻煩就更大了。
……
陸甲快馬加鞭,兩天兩夜就到了京城,當楚子祥聽說是陸庭遠送信建議他們離開京城,並且可以為他們安排住處的時候,還是十分詫異的。
楚家和陸家並沒有交情,唯一的一點兒關係就是楚青雲小時候在陸府念書,和陸庭遠、陸庭峰相處了幾年。
而且在朝堂上,楚子祥和楚青風與陸向懷、陸庭峰父子倆還是死對頭。
對於陸庭遠“通敵叛國”這件事,他們也是持中立的態度,畢竟他們對陸庭遠並不了解,不能隨意冤枉好人,但也不能隨意輕信惡人。
陸庭遠則完全是看在楚青雲的麵子上,才想著給楚家人送信,將楚家人接出來的。
當年他被冤枉的時候,楚青雲毫不猶豫地相信自己,而且為自己辯解,奔走收集證據,在後來的很多事情上也幫了他不少忙。
楚青雲對他的這種濃厚的兄弟情誼,讓他於情於理都不能對楚家置之不理。
但他也知道自己和楚父和楚大公子並沒有什麼交情,信不信他,他也不敢保證,即使不相信他,他也沒轍,但至少他做了自己能做的,對得起他和楚青雲的兄弟情誼了。
陸甲道:“楚老爺,楚大公子,我家主子是真心邀請楚家的,也絕無任何歹意,您大可放心。”
說完又看了看父子兩人,他主動建議:“你們可以商量一下,但時間最好不要太久,陸甲在外麵等著,若是商量出了結果,無論是去還是不去,都讓陸甲知道。”
陸甲說完就退下了,屋裏隻剩下了楚家父子。
楚家幾代人也都是賢良忠臣之人,對皇上忠心耿耿,也是自從先帝的時候就開始衰落了。
楚子祥是十分古板固執的人,認為無論什麼情況,無論皇上再如何昏庸,作為臣子,都要忠臣,斷然沒有丟下朝廷逃跑的道理。
但同時,他也是個極重孝道的和家庭的人,他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無非就是朝廷不保了。
母親和小兒子在小島上,與世隔絕,不會受這些事情的波及,但是一家人跟著他在京城,也的確不安全。
最後就決定:他還是留在京城,讓楚青風帶著她娘和夫人、孩子一起跟陸甲走。
就算是皇帝昏庸,朝廷要亡,他也要跟著朝廷一起亡,這樣才能對得起楚家幾代忠誠的名號!
楚青風自然是不同意,怎麼能丟下父親離開,但是楚子祥一向嚴厲,說話不容別人反駁和質疑,訓斥了兒子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