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努力供何田讀書,就像以前他爹供他一樣。
“等爹中了,就帶你過好日子。”何田說道,“你有沒有想過以後?總不能一輩子種地吧?你讀了那麼多年書,等有條件了我給你開間鋪子,怎麼樣?”
何明傑停下手裏的動作,認真地想了想,回答道:“我並不想做生意,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還是種地好,沒人管我,什麼時候幹活,什麼時候回家,都由著我自己。隻要我足夠努力,莊稼就會長得好,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何明傑喜歡簡單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平淡,但他卻覺得很滿足。
“我懂了。”何田拍拍他的肩。
*
這次下場,還有何穀蕊的丈夫張修文。這是他第三次下場了,前兩次都沒考中。
鎮上一共就兩家私塾,不管有意無意都會關注對方。聽說老童生家這次有一個老學生要下場,秀才的學生們都發出了哄堂大笑。
一個剛剛洗腳上田的泥腿子,隻讀了一年多,就要和他們一起下場,真的是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張修文跟著同窗們一起發出嘲笑聲,內心非常惱怒。
要是被人知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泥腿子,就是他嶽父的親爹,那真是丟死人了。幸好他的同窗們都是有錢人家的少爺,並不稀罕去關心童生家窮學生的詳細情況。
張修文私底下找到何永昌,嚴厲地叮囑他切記不能把這件事說出去。
何永昌今年已經九歲了,早就懂事了。自從來了秀才這裏讀書,字還沒認識多少,倒是先把同窗之間的攀比風給學會了。
他怕丟人的心思和姐夫一模一樣的,隻恨自己怎麼就是何田的孫子,哪裏還會告訴別人呢?
張修文這下滿意了,接著他就開始發愁這次下場的銀子要從哪裏來。
張修文從小就在秀才這裏讀書,每年花費不菲,吃喝穿戴雖然比不上有錢人家的少爺,但也絕不肯做同窗裏最差的那一個。
幸好張家父母都是肯吃苦的人,這些年不僅能供兒子讀書,還能存下一點點,再找親戚們借一些,這才順利地給兒子娶妻成家。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張家一直在慢慢地還外麵的借債,所以張修文這次下場所需的花費,張家還得去借。
可是還能找誰借呢?最親厚的那幾家親戚的銀子都沒還完,哪裏張得了口。ᴶˢᴳᴮᴮ於是,張家人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放到了親家身上。
張修文忍著心裏的難堪,對何穀蕊提出想叫她回娘家借一點銀子,助他下場。
何穀蕊一聽,二話不說就連連點頭。
她雖然記不得前世張修文是第幾次下場才考中,不過最終人家是考上了的,所以這筆錢當然應該借。此時不雪中送炭,難道隻等著將來錦上添花嗎?
何穀蕊又不傻,立刻收拾一番,回娘家去了。
何興旺聽女兒說完來意,點頭道:“女婿已經能下場了,我們永昌還得等好些年呢,我自然希望女婿能夠高中,將來也好拉永昌一把。可是,我手裏也沒多少了啊。”
分家他就隻得了七兩半銀子,先是嫁女兒,接著又給兒子交了兩年的束脩。也不知兒子在城裏是怎麼讀書的,隔三岔五總找他要錢。一會兒說是先生要他們買個什麼,一會兒又是同窗生辰,大家都送禮,他總不能一點表示也沒有,會被同窗們孤立的。
何興旺當年雖說也讀了幾個月的書,可是學堂裏的事情他早就忘光了,因為那時他每天坐在學堂裏都是渾渾噩噩的,一心隻盼著快點散學。
不過兒子說得也有道理,何興旺隻好一次又一次地拿銀子給他。雖然每次拿得不多,但長久下來,他手裏的存銀已經所剩無幾,隻能拚命在地裏幹活,盼著能在新學年來臨前,把下一次的束脩給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