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走下來,整個北橋村都知道,沈家對葉清清滿意的緊,雖沒回門,回門禮卻是沈氏族長媳婦送來的。
這份待遇,這些年嫁進沈氏的媳婦兒可都沒有。
宋金花聽了一路,越聽越嘔,章氏在,她也不敢亂說話。等回到家,那臉就跟吃了蒼蠅似的。
沈家這邊,宋金花走了,趙氏幾個人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灰溜溜回到了前院。
剛進院門,孫氏便抱怨道:“都怪二嫂嘴快,非要說什麼,做好事不能圖報答。現在好了,葉清清那傻貨聽進去了,咱們白忙活一場,啥都沒圖到。”
錢氏也不滿,她打好的算盤泡湯了,不高興的去沈老太麵前告狀。
宋金花出動,也沒拿回東西,沈老太臉拉的老長,看趙氏的目光不善。
趙氏心下一堵,麵上仍是笑容和煦,上前給沈老太捶著肩膀,小心道:“今天我去縣城裏看宣兒,宣兒說他又得了先生的稱讚,先生說他明年下場有望呢。”
明年二月的縣試,沈從宣準備下場。
沈從宣一向是沈老太的驕傲,是她的心頭肉,提及寶貝孫兒,沈老太麵龐和緩了些。
再聽趙氏說沈從宣學問好,已經笑的合不攏嘴。把對趙氏那點不快,拋之腦後,婆媳兩個,一起念叨沈從宣來。
趙氏三言兩句哄好了沈老太,錢氏和孫氏撇撇嘴,每次都是這樣,不管趙氏犯了什麼錯,隻要提到沈從宣,沈老太就不會追究。
要是她們兩,早被沈老太痛罵一通,打發去幹活了,晚上還不許吃飯。
錢氏心裏羨慕嫉妒,她兒子才是長子長孫,可惜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是讀書的料,完全被沈從宣給比了下去。
孫氏心裏更不是滋味,錢氏好歹還有個兒子。她和沈長華成親十幾年,就生了一個沈如花,沒少被沈老太明著暗著罵,是隻不下蛋的母雞。
沈老太還起過休了她的念頭,得虧她還算有幾分手段,把沈長華拿捏的死死的,沈老太才沒能如願。
因為這,沈老太也越加不喜歡她。要不是有個更討厭的陳氏在前麵頂著,估計沈老太每天就找她麻煩了。
從這點來說,孫氏還是挺感激陳氏的。
一晚上,葉清清給族學捐東西的事情,南橋村村民就都知道了。這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不論喜不喜歡葉清清,談論起來時,都會說上葉清清兩句好話。
沈老太就是想找葉清清和陳氏麻煩,也得顧忌著村民們。
葉清清對這個結果挺滿意。
被沈老太找去時,葉清清就知道,這些東西,她想完全的留下是不可能的。與其便宜了沈老太,還不如賣族裏一個人情。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得了她的好處,以後再遇上什麼,總得幫她說幾句話吧?
葉清清不在乎那點東西,等她的麵膜打開市場,再好的綢緞都穿的起。陳氏和沈如月還有點心疼。不過她兩也明白,東西留下,隻會帶來麻煩。
而且那綢緞,即便做了衣服,在南橋村也穿不出去啊。大家都粗布麻衣的,你穿個綢緞,也太能拉仇恨了。是人都得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