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萱白了他一眼,“你才耳朵不好,是願意,行了嗎?”
眾人大笑。
沈如月已經鬆口同意,兩人年紀也不小了,該商議具體婚事了。
羅家父母不在,此事由羅氏代勞。經過與陳氏的商討,婚事定在了九月初十,還有五個多月的時間,用來走完六禮,準備嫁妝聘禮。
所有進士的任職都下來了,但並不是要他們立刻上任。十年寒窗,考中進士,是多麼光祖耀祖的大事,朝廷很人性化的給了每人兩個多月的假期,讓他們可以回鄉祭祖,安排好家中之事,再去任上。
這一趟出來,前前後後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羅晏秋和趙言蹊還有家人還東安縣,是肯定要回去的。
葉清清身懷六甲,受不了顛簸之苦,三房人又都來了京城,沈從安就不打算回去,留在京城,好好照顧葉清清。
羅晏秋和趙言蹊,兩人回去了還是要回來,隻是接一下家人,但孟山長一家,就沒什麼理由留京了,雲鬆書院還在東安縣,是孟山長割舍不下的。
離開大半年,他時時刻刻都記掛著書院的情況。此時,已經是歸心似箭。
葉清清她們,舍不得羅氏和孟萱,還有小孟昶。找了各種理由,想要留下幾人。
陳氏勸道:“羅妹妹,萱兒也到了快說親的年紀。不如留在京城,這裏的選擇總比東安縣要多。”
“昶兒以後也要讀書科舉,在京中,也比東安縣容易些。”
孟萱也不願意離開,她在東安縣也沒什麼能夠交心的好朋友,這一路走來,早就和葉清清等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眾人都留在京城,她孤零零的回到東安縣,日後連個談心的人都沒有,多寂寞啊。
隻是她也知道,東安縣有雲鬆書院,想讓孟山長留京,估計很難,隻得默默低下了頭。
看著她落寞的樣子,羅氏心裏也難受,她自是知道孟萱心裏的想法,而且陳氏說的也沒錯,為了一雙兒女的前程,留京是個很好的選擇。
她自己,也很舍不得陳氏葉清清等人,可孟山長,羅氏沒有信心能說服她。
苦笑一聲,羅氏道:“陳姐姐,你也知道,我們家老爺,半輩子心血都在雲鬆書院上,想讓他放棄書院,留在京城,怕是不可能了。”
陳氏一時無言,葉清清和沈如月,一左一右不舍的牽著孟萱的手。
瞧著孟萱微紅的眼眶,葉清清心裏有了決定。當晚,和沈從安商議之後,再由沈從安請陸沉出馬。
在羅氏等人收拾東西,準備啟程之前,陸沉找到了孟山長。
一壺酒,幾碟小菜,兩人碰了一杯,陸沉先開口問道:“這次回去就不打算回來了?”
“嗯。”孟山長悶悶應了一聲,妻女的不舍他都看在眼中,他自己又何嚐舍得?
隻是雲鬆書院是他半生奮鬥的成果,又怎麼舍得隨意拋棄了?
陸沉一口飲盡杯中酒,又問他,“這一路走來,你覺得如何?”
孟山長有些不解。
陸沉笑道:“就沒找回點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啊,就是太懶了,待在一個地方就不願意挪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