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茹神色複雜地打量起賀青峰,以他閱人無數練就的眼力,能判斷出這是個可靠的男人。之前,她聽說木樨給男人懷了孩子,第一反應就是讓木樨把孩子打掉,他怎麼能容許兒子像女人一樣懷孕生子呢。可自從木歡走後,她也看開了,計較那麼多有什麼用,人生短暫,沒有必要為世俗眼光而活著,能開心到老最難得。

雖說想通了,但謝茹一直也沒能主動邁出那一步,還是木湮不時去找她聊天,開導她,今天更是把賀冰蓮的照片給她看,看著照片上軟軟的小人兒,謝茹竟有種要流淚的衝動。直到今日,她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少,錯過了孩子的成長,缺席了他們大部分的人生,導致孩子和她一點也不親。謝茹再也忍不住,不請自來。

木樨見到母親也是百感交集,說實話,他沒在謝茹那裏體會到多少的母愛,對謝茹的印象一直是位嚴厲的長輩,敬多於愛。木歡出事,他知道母親肯定是傷心的,可他無暇顧及。另外,也有對母親隱隱的怨懟,怨她從不關心自己的孩子,怨她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火上澆油。

賀冰蓮的出生,才讓

木樨體會到那種血濃於水的感情,誰會對親生骨肉一點兒關心都沒有,隻是他們的性格使然,造成了彼此的不理解。木樨亦是心有愧疚,卻不知該怎樣打破堅冰,而今謝茹主動邁出了一步,他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母子兩個都忍不住落淚,還是賀青峰上來勸慰,才讓木樨止了哭泣。

謝茹也擦幹眼淚,說道:對了,我孫子今天滿月了吧,快抱出來讓我看看。

賀青峰沒讓木樨動,搶著進屋把小蓮花兒抱出來了,小人兒之前睡了一覺,這會兒看著挺精神,烏溜溜的眼睛純粹如夜空,黑得發亮。謝茹愛憐地摸著小蓮花兒白嫩嫩的臉,心中充滿暖意。他聽木湮說了孩子不能說話的事,雖然傷心遺憾,但木樨和孩子都平安是最大的幸運了。

那之後,謝茹減少了工作量,開始和下一代掌權人交接,空出來的時間就幫木樨照顧孩子。木樨猶豫良久,還是把木歡的絕筆拿出來給謝茹看了,並表明了自己想要把它拍成電影的意願。本以為會遭到反對,誰知謝茹竟讓他放開手去做,還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看來是真的放下了。

小蓮花兒有了人照顧,電影的拍攝也就正是提上了日程。導演自然是殷梵,殷梵還開玩笑,說自己快要成了他們兩口子的禦用導演了,絕對得多要些酬勞。

顧嬈聽說了,直接包攬了影片所有的曲目,從片頭片尾到插曲,皆是親自作詞作曲,外加演唱。

劇本由圈內的金牌編劇白墨親自操刀,力求將故事最大程度地還原。可以說,這部電影的製作班底空前強大,而且這些人多少沾親帶故,所以合作起來十分順當。

賀青峰和木樨的第二次合作,比之首次又多了默契。除卻演技上的成熟,彼此間的默契和深情起了決定性作用,很多感情戲都是自然流露,情深而至,自然流暢,不用過多雕琢。

這部戲參與的基本都是自己人,所以拍戲時力求精細,並不要求速度。時間慢悠悠地過,轉眼半年過去,電影正式上映,取了個挺文藝的名字——一生不悔不回頭。

電影的宣傳力度不大,因為所有主創人員的本意都隻是盡力做好這部電影,而不是用它來拿獎博名利。然而由於自帶閃光點過多,比如大導演殷梵,紅遍全亞洲的歌王顧嬈,都是話題性人物,再有木樨與賀青峰的再度合作,都引起了公眾的好奇,也帶動了影片的票房。

看的人越來越多,爭議聲也隨之響起。有的人為這段絕望的感情傷心落淚,唏噓不已,有的人不過當做消遣來看,無悲無喜,有的人批評電影的題材和內容。

這些都是大家事先就能猜到的,木樨從不看網上的任何言論,不是他禁不起批評,而是他不想看大眾對劇中人物的品評,他們的原型是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無論好的言論還是壞的言論,都與他無關了,他想做的都做了,至於世人如何評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觀念,他不會去深究。

不過也有一些劇評家很有意思,他們認定這部電影是殷梵用來炒作的,並且將電影的內核批評得體無完膚,認為電影從內容到三觀違背了道德觀念,在接下來的華表獎一定會遭遇滑鐵盧,而且遲早被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