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客人到訪
葉流雲與四顧劍進入北齊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
如果說四顧劍宣布東夷城與北齊聯盟,並且派遣他門下大量九品境界弟子離開,前往幫助北齊獲得戰爭勝利,算得上是極為罕見的重要消息。
那麼,葉流雲敗在李長瀾手中。
被公認為無敵存在的四大宗師逝去一位的事情,則徹底震驚了天下。
與全國上下一片歡呼,從朝廷高官,再到平民百姓都舉國歡慶,戰意高漲,國力再次迎來一個小高峰的北齊相比較。
南慶那邊的萎靡不振,則是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長公主李雲睿被抓走成為人質,宮廷統領九品箭手燕小乙叛變,範閑帶領的使團被盡數扣押,肖恩和上杉虎重歸軍方,葉流雲又身死,敗給了真實境界乃是大宗師的李長瀾手中。
這些壞消息接二連三傳來,一次又一次打擊著南慶對抗北齊的信心。
慶帝麵對如此局勢。
他也是自從登基之後,第一感到了某種強大的壓力與挫敗感。
深夜。
慶帝獨自坐在大殿之內,衣衫微敞。
他用手指慢慢揉著太陽穴,時不時望向窗外,歎息一聲。
“做了這麼些年的皇帝,沒了真正有資格與我抗衡的對手,我也許是有些過於傲慢了,總覺得能將一切都掌握在手中,而忽視了世上有些人的存在本就不合常理。”
“某些機會一旦錯過,後續恐怕就再難找到合適的機會了”
慶帝腦海裏,回憶著與李長瀾相識時的畫麵。
他是怎麼也想不到,李長瀾既然想攻打南慶,以他大宗師的身份為什麼不選擇在馬車裏動手,而是折騰來折騰去,費了如此多的周折。
隨即,慶帝又很快意識到。
他之所堅信李長瀾是九品,或者說距離大宗師有一小段距離,無法對自己造成威脅,選擇放任其在京都行動,並且在暗中觀察,不就是因為李長瀾沒有選擇在那時動手,展現出哪怕半分的敵意嗎?
可若真是大宗師,他有什麼不選擇在初次入京都時出手?
慶帝皺著眉頭,略作斟酌,快速回憶著過往年間所收集到與李長瀾有關的具體情報。
“不對,說不準李長瀾甚至根本就不認識葉輕眉,他極有可能與葉輕眉相同,同樣是一位生而知之之人,或者說是天脈者!”
慶帝目光微微閃爍,越發覺得這個猜測更為接近真相。
與另外幾位宗師對比,李長瀾的手段和欲望實在是展現得過於明顯,再加上他對這個時代人的很多禁忌都毫不在意,隻在意個人內心想法。
無論怎麼看,都與曾經的葉輕眉有幾分相似。
“若是如此,我應該請那一位出手……”
……
南慶與北齊之間的戰爭全麵爆發。
肖恩、上杉虎、燕小乙,三位九品高手帶隊攻向南慶。
再輔以來自東夷城的數名九品高手,北齊的九品高手數量幾乎呈現碾壓般的局勢,使得南慶有些喘不過氣來。
先前那場戰爭之中。
南慶從北齊手中硬搶過來的一州之地,再一次被北齊奪回。
當然,兩國高層將領都明白,自從李長瀾這位大宗師開始不講規矩,涉及國家與國家層麵的戰爭之後,這場真正的真正勝負從來就不在軍隊,而是在兩國最頂級高手的博弈。
考慮到葉流雲身死,南慶僅僅剩下一位大宗師。
而北齊那邊明麵上就有東夷城四顧劍、踩著葉流雲上位的李長瀾,以及本就是北齊皇室成員的天一道苦荷。
整個南慶都顯露出一種有氣無力的頹敗之勢,軍隊更是萎靡不振。
短短數個月的時間。
北齊的軍隊就已經快要靠近南慶的首都,京都。
麵對南慶軍隊的不停敗退,這幾乎本來就是眾人預料之中的事情。
即便慶帝已經對陳萍萍生起了懷疑之心,並且逐漸打壓和限製鑒查院的權利,也為時已晚。
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之下,真要是再動了陳萍萍。
還有資格帶隊出征的軍方人物,估計也就僅僅剩下了老牌將領秦業。
到了那時,整個慶國的衰敗必然會再一次加速,甚至就連整個朝堂上殘存的官員們都會極力為其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