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長瀾。
“自從當初孫悟空等人來到五莊觀,因為誤會而毀了鎮元子的人參樹,卻沒有來尋我的時候,我就已經感覺到有些定數之外的事情正在發生。”
“想不到,天師不僅靠著無尚神通修複了人參果樹,後續更是成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宮門客。”
“那水牛精,孫悟空請來如此多的神仙都無法將其製服,而閣下竟然隻是派出了身下坐騎,即輕易將其收服,在眾多神仙麵前獲得了不小的威望。”
李長瀾也不說話,而是靜靜聽著觀音菩薩的話語。
觀音菩薩臉上仍然是帶著和善笑容,看不出來有惱火的意思。
“我經過這段時間四處打聽,才知道原來大唐內出現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天師,不僅幫助唐太宗李世民化解了涇河龍王冤魂糾纏,還為大唐子民傳了《般若心經》與《清靜經》這兩本無上妙法。”
“整個大唐之內,李天師的廟宇香火供奉幾乎隨處可見。”
“我實在是有些好奇這位李天師到底是誰。”
“不僅與孫悟空有所關係,而且還在佛道兩家上造詣極深,已然不弱於一般的佛陀,這才貿然借著魏征的射覆之事,前來試探。”
“希望李天師,莫要怪罪我的無禮舉動。”
說完話。
觀音菩薩對著李長瀾微微彎下身子。
李長瀾輕笑一聲,連忙表示觀音不必如此。
“菩薩不怪罪我貿然出手幫助孫悟空,我就已經很是感謝,怎麼又會怪罪菩薩?”
李長瀾與觀音菩薩兩人對視一眼,齊齊輕笑出聲。
觀音菩薩靜靜望著李長瀾看了一會兒。
“天師,這西遊之行,乃是我西天佛祖早就已經定下的事情,他們師徒幾人需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方可成功取回真經,這每一次劫難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驗,缺一不可。”
李長瀾聽出來觀音菩薩的言外之意,是要自己不要再幹涉。
他不動聲色地往下方大唐看了許久。
“我雖然並非佛家之人,可實際上也是對精神佛法向往已久,常常聽聞西天極樂世界的法會一直乃是三界內的盛事,就是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觀摩學習。”
“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是我心中一件小小的遺憾。”
觀音菩薩看了看李長瀾,嘴角泛起一絲笑容。
她怎麼聽不明白李長瀾是在提條件?
觀音菩薩略作思量,說道:“依我看,天師在佛道兩家都有著非常深的造詣,若是無法覲見佛祖,對高深佛法進行再一步的學習,也著實是一件憾事。”
“況且,我佛家向來是光開方便之門,對於那些誠心專研佛法之人,也是樂得他們來參加法會。”
“我記得三日後,佛祖正要召開一場法會。”
“天師若有感興趣,我自當回去告知佛祖,為天師留個位置。”
李長瀾心中暗想著。
這法會怕不是專門給自己舉辦的。
佛祖的法會,哪裏是這麼常見的東西,正好就在三日之後舉辦?
李長瀾知道觀音菩薩一方麵,或許是看重了自己在人間的影響力,想要拉攏自己靠近佛家,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讓自己免得再幹擾西遊進程。
稍微考慮了一下其中利弊,李長瀾已經有了決定。
“既然如此,就多謝觀音菩薩了。”
李長瀾微微行禮,平靜答複。
等到觀音菩薩離開。
李長瀾再一次從雲層中落下,緩緩踏著步子,重新回到了酒宴。
眾人見到李長瀾在空中如履平地的樣子,一個個更是對其敬佩不已。
都說李長瀾道法高深,乃是不世出的高人。
可平日裏,也基本上就沒見李長瀾用過什麼法術,或者說當著眾人顯現高深道法,頗為不顯山不露水。
如今。
他們見到其與觀音菩薩能夠平淡相處,自是無人再敢懷疑。
長孫皇後更是主動斟滿了酒杯,笑盈盈地來到李長瀾身前,雙手捧著酒杯就要為李長瀾敬酒。
李長瀾連忙就要拒絕。
一旁的李世民卻是站在原地,輕笑道:“她最近在後宮內,一直念誦《般若心經》與《清靜經》兩篇經典,對天師的道法讚不絕口,天師不必推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