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幼小心靈創傷難撫(3)(1 / 1)

王敏學父親聽了王敏學婆婆的話,辭掉舒適安逸工作回到山裏,周圍許多清楚底細人都議論說:“王敏學父親根本吃不了苦,出不了力,指望幹農活養活一大家人,隻有喝西北風的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王敏學父親剛回隊裏,不習慣,重活累活吃不消,的確應了一些人想象的那樣。王敏學母親生了兄弟姊妹,王敏學父親喜出望外,心裏樂開了花,勇挑起生活的重擔,完全變了個人似的,為了使兄弟姊妹能安安心心待在山裏,常常早出晚歸,幹完農活不會空著手回到家裏,總要在山上尋找好的能用得上的石頭搬回砌牆,不辭辛苦勞累一直不停地蓋房。王敏學母親家沒有兄弟,缺少勞動力,僅僅讓妹妹上了學,王敏學母親沒有多少文化,頭腦相當聰明,什麼東西一看能會,心地善良賢惠,有很不錯的縫紉技術,還沒有到成年,就嫁給了王敏學父親,說不好聽的話就像是童養媳。話又說回來,王敏學父親回家種田,其實母親不樂意,更想在外麵生活,王敏學父親執意要回,王敏學母親很委屈無奈不得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王敏學父親曾讀過私塾,懂得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的道理。相當重視孩子教育,得益於自己有點文化,要求兄弟姊妹之間要相互幫助,學習的目的僅僅停留在能認字,會算賬,不被別人欺哄而已,時代的原因,沒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親自給王敏學教語文,數學,為了強化記憶,把隊裏人不管是有過節還是沒有過節的名字,寫出來,要求王敏學牢記下來。王敏學其中一個哥哥帶著王敏學放牛羊時,教弟弟及早學習認字。

為了方便小孩子不東奔西跑去上學,生產隊在大操場附近辦了一所僅供三年級以下能上學的小學,周家成分不好,個個基本上有點文化,隊裏聘請周太江當上了一名臨時授課教師。王敏學已經到了快上學的年齡,家裏和周家水火不容自然不到周太江教書那裏上學。周太江一門心思想提高威望,好在當地占一席之地,有所作為,不想某些事情絆住前進腳步,覺得當教師名聲好,有尊嚴,受人尊重,王敏學機靈,可塑性強,到了該上學年齡不到他那裏上學周太江從表情可以看出感到惋惜。不過周太江暗地裏不清楚怎麼回事情,明裏至始至終沒有參加和王家的爭鬥。差不多同齡人上學去了,王敏學在家裏不用說待不住,經常哥哥帶著一起去學校玩耍。

這個時期,許多孩子,最快樂,最有趣的是盼望過春節。到了春節,家家戶戶在大年三十晚,正月初一天不亮時起來放鞭炮,一聽到響聲,許多孩子蜂擁而上趕去檢炮,十分熱鬧,一次為了檢一個鞭炮幾人爭吵了幾句,一個男孩說:“太不像話,我檢的炮,別人硬從手裏奪了去。”曾永強兒子回道:“是我用腳把炮眼踩滅的,明明是我從地上撿到的。”

在王敏學童年記憶中,春節是最陶醉,最熱鬧,娛樂活動較多。踢毽子、跳繩、打球等,最刺激的是把繩子拴在大樹上蕩秋千,特別是雙人蕩秋千,越蕩越高,繩子在樹上磨得吱吱響,人在空中像飛一樣。到了初一下午年算過完了,有的人便拿著大包小包你來我往開始走訪親戚,持續時間近一個來月。

隊裏這時最有趣,最好玩,要算老鷹捉雞吃,許多雞在生產隊的大場地覓食吃,突然來一隻老鷹捉一隻雞迅速撤離,老鷹翅膀下麵的雞在天空中清晰可見。老鷹有時來捉雞也不順利,要麼是人為因素,要麼是勇敢的鳥在老鷹背麵啄,一般是一前一後兩隻鳥,輪番襲擊。

山下來了一個團的鐵道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修鐵路,有文工團,經常排練節目《沙家浜》、《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等,一次無意中,幾人到了排練節目的後台,看到了許多排練節目時所用的道具,時不時還放映電影,山裏人從四麵八方趕來觀看,一場也不落拿著手電筒,有的有有的沒有,回來的路上,成群結隊,邊走邊說電影內容。部隊來了,很熱鬧,山裏多年的沉寂被徹底打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