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說起這個很是唏噓,以往都是華夏企業跟在海外企業後麵,照葫蘆畫瓢。
徐嘉對於短視頻這一塊那是信口拈來,沒辦法他對這個太熟悉了。
“肚子裏肯定憋著壞水兒等著張一名那邊呢,真等到人家找到你,那一口下去恐怕人家要肉疼死。”
唯獨這次,由於小米的崛起,讓華夏手機互聯網居然頭一次與海外並肩。
企鵝、阿裏、萬達這些那是繼續以大欺小,去其他行業肆虐看看能不能做成互聯網+。
用一手是兄弟就來砍我的紅包戰術,硬生生從電商這塊撕下一塊來。
或者說根據人家的發展,而放到自己的互聯網上。
“短視頻單靠畫麵不行,單靠聲音也不行,兩者相結合,我認為最開始一定要配合音樂,不需要經典音樂,高潮的那幾句足夠洗腦就可以了。”
隻能說蜜姐還是蜜姐,哪怕溫存了一下,依舊那麼禦姐。
後者甚至出爐了激勵措施,隻要達到一定播放量就有現金獎勵。
事實也的確如此,鬥映在17年大火後,字節方麵才全線推動,然後緊跟著推出了火山小視頻。
這個時候,就看出各個企業的不同。
如日後的直播賣貨,以及各種類型的短視頻博主,那可謂將線上給發展到了極致,甚至這三板斧拿到國外,那都打得別人落花流水。
如拚夕夕,城市歸淘寶,高端歸京東,那我就要外五縣和鄉村用戶。
前者是一個算法打天下,最後利用龐大的流量去打造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隻能說這一點上,字節管理層是有判斷錯誤的。
“而想要時間短信息量大還能直接給到觀眾,那就隻有兩種媒介方式,一種是畫麵,一種是聲音。”
以至於華夏互聯網的人抬起頭來才發現,自己居然抄無可抄了。
“他們不懂,我想你應該了解吧?”
甚至於日後的娛樂行業,根本脫離不開這一塊。
而鬥映顯然就是打算深入內容賽道,這一點倒是跟徐嘉不謀而合。
“嗬嗬,短視頻這塊其實就是微電影更簡化般,我想從微電影到網絡電影,你們應該能看得出來,大眾越來越注重於碎片化時間,或者說碎片化時間更容易培養大眾習慣。”
隻能說咱們玩互聯網的人雖然創新可能差了點,但腦袋瓜子絕對不笨,對怎麼撈錢那是門清。
可是依舊沒有幹過鬥映,直到後麵二者合一,還是鬥映吞掉了火山。
真正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深入挖掘其中的改變。
沒辦法,快手在下沉市場這塊做到了極致,早在鬥映還沒出世的時候,人家就把低俗和低領這兩塊給占領了。
“沒錯,但它們就太局限了。”徐嘉說道。
實際上海外也有短視頻軟件,但更多是走技術流。
這就是小眾化。
對於使用者來說小眾化可能更得他們喜愛,可對於公司而言,越大眾越通俗他們越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