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魔都方麵,則是一陣兵荒馬亂。
大家原本準備的通稿,都是劇組在電影節走過場,沒曾想會得獎,那內容自然也得跟著變化。
“大家辛苦一下,把通稿給改一改,我們要爭取時間抓緊將消息給傳播出去,趁熱打鐵給劇組和胡戈增添曝光率,所以今天可能要加班了。”
楊天真頓了頓,能夠聽到宣傳部人員的哀嚎,這突然增加的工作量誰都不喜歡,接著道:“放心,這次得獎是全公司的幸事,我保證你們都會有獎金,就算公司不發,我來給你們發。”
士氣立刻振作起來,有錢那就好說了,他們也算是沾了點喜慶,做事起來更加賣力。
一時間,《南方車站的聚會》得獎的消息全網散播。
許多人即便是不感興趣,也被新聞給轟炸得記住了有部胡戈主演的電影得了國際大獎。
內心中對於胡戈偶像派的印象,也逐漸靠攏到了演技派。
別覺得大眾有多麼專業,他們更多時候也是需要被引導的,何況演技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主觀印象。
宣傳部這一舉動,起碼給胡戈向電影咖轉變的道路縮短了一大截。
“這麼牛嗶的嗎?嘉行這是文商兩開花啊,商業片那麼吊就算了,文藝片也起勢了。”
“我對胡戈的印象還是李逍遙呢,沒想到這次形象顛覆那麼大,看來演技有蛻變啊。”
“感謝嘉行對我家哥哥的支持和厚愛,我們也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老胡,陪老胡走向電影演員的位置。”
網友們也默默記住了《南方車站的聚會》這部電影,打算有機會的話可以看一看。
不過商業層麵上,得獎的真正好處,除了對劇組眾人的履曆有幫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賣版權,其他地區的電影商往往根據電影在各大電影節的得獎情況而收購電影版權在當地發行,這才是文藝片的生存之道。
國內第六代導演,他們的地下電影在國內被封殺,能夠生存下去就是依賴這個方法。
倒是同行們真正能感受到這條消息背後隱隱透露出來的東西。
嘉行的勢力範圍又擴大了,連東瀛的電影節都能運作進去,可見徐嘉的全球化戰略成效不錯。
畢竟當徐嘉要製作《失控玩家》的時候,大家就清楚了他的野心,如若不是對全球票房市場感興趣,怎麼可能費心費力地去做麵向全球的大製作科幻電影,還專門邀請了程龍參加。
本來他們以為這不過是徐嘉的癡心妄想,即便可行那也需要時間,現在看來這個家夥不能用常理度之啊。
藝人們的心思就更簡單了,那就是爭取加入嘉行,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
很簡單,胡戈一個電視咖說翻身就翻身,說進軍電影界就闖出了不小的名堂,這後麵嘉行的資源推動的作用誰都看得出來。
一部《南方車站的聚會》,一部《紅海行動》,直接把胡戈給推到了電影咖的位置上,這種待遇誰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