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放到多倫多電影節的首映儀式上,等參加幾個電影節後,再去尋求上映。”劉傑小心翼翼地說道。
就看那些個文藝導演,哪個不會涉及去拍商業片,從李安到吳白鴿再到賈樟可和樓燁,沒有一個是不願意拍商業片的,回歸到文藝片唯一的原因就是找不到投資人。
很簡單,文藝片在各大電影節轉了一圈,能把版權賣出去就能盈利,主打的就是小成本買賣,但商業片就不同了,投資動輒幾千萬上億的,賺不了錢就沒有投資,這是鐵板釘釘的規則,就是吹得再天花亂墜沒有用。
為什麼偶像經濟衰退,為什麼演藝圈普遍認為電影咖就是高於電視咖,歸根究底就是投資方發現偶像演員出演已經得不到足夠的回報了,電視劇演員很難拿到高票房。
電影要拿票房說話,對哪個演員的支持是需要影迷真金白銀去付出的,而不是做數據,上熱搜。
“放到多倫多電影節上?”
徐嘉摩挲著下巴,微微點頭道:“可以,你們這種電影走一圈電影節也有好處,正好前期先在國內預熱一下,不過這一個電影節的話,恐怕不太夠吧?這樣伱找公司獎項運作的部門去讓他們做個計劃出來,能上的電影節都上一上,反正到時候宣傳的時候也方便。”
現如今國內對於國外電影節自然沒有以前那麼向往和重視,但若是能夠獲獎的話,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何況嘉行擁有著龐大的發行體係,若是能得獎或者提名的話,還能夠通過這個發行體係去獲得更多的利益。
“嗯嗯,多謝徐總,我已經報名了第66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到時候如果能入圍的話,還請楊總一起跟著過去。”劉傑臉上閃過喜色,說道。
他等的就是徐嘉這個話,有了老板的吩咐,他再去找獎項運作的部門,對方才會賣力,單是自己的話,壓根排不上號。
畢竟嘉行那麼多項目呢,人家憑什麼就幫你去運作。
呃,製片兼女主是楊蜜確實是個不容置疑的理由,但都不如徐嘉的一句話來的更加好使。
說完,兩人看向一旁的楊蜜。
楊蜜點點頭,說道:“我這邊沒問題,真能入圍的話,抽時間也會趕過去。”
前提是確實能入圍主競賽單元,那她這一趟就去的值了,哪怕隻是個提名對於演員的加成也不小。
“國內的電影節就算了,不是金雞百花這種級別的,剩下基本沒什麼作用,國外的話,像東京電影節還有柏林這些都可以送過去試試,反正就是拚個概率,而且我們屬於是老熟人了,應該能賣個麵子。”徐嘉不緊不慢道。
對於這些海外電影節,他從一開始可能還覺得有點挑戰性,當真正接觸以後,發現也就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