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也不是看不懂,但閱讀習慣不同導致閱讀時間加倍,等抵達目的地時,聞言根本沒翻幾頁,整個人還是暈乎乎的。

算了,破罐破摔吧,沈魄丟臉關他聞言什麽事?

雖然傭人已經提前叫醒聞言,但等他趕到學校,發現自己還是來晚了一點——因為秦主任有個習慣,就是提前到達教室開始點名,學生們都知道他這個習慣,每逢秦主任的課,大家會提前一點到——而沈魄並不知道,於是倒黴的就變成聞言。

學生們看見聞言出現在門口,目光紛紛投過去,想看看是哪個不開眼的敢公然挑釁秦主任。

聞言硬著頭皮:“老師好。”

秦主任頭也不回,好像壓根沒看見他。

“今日我要講的一篇,是創作於十三年前的小說,想必你們都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麽,正是在那樣的背景下,這篇小說應運而生,給當時社會帶來了震動。一些喜歡閱讀的同學,應該已經讀過,希望你們能夠回答得出我的問題。”

秦主任自顧說話,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字。

藥。

聞言站在門口,仿佛重回小學時代調皮搗蛋被老師罰站。

他催眠自己,這是沈魄的身體,於是也不覺得尷尬,甚至開始想神遊物外。

然後,聞言就被點名了。

“這位新同學,你來說說,魯迅先生當年寫下這篇小說時,是想表達什麽?”

秦主任捏著手裏的粉筆,精準無誤指向聞言。

教室裏的目光再一次齊刷刷望過來。

聞言:……

他懷疑自己要是回答不出,下一刻那粉筆就要扔在他腦殼上了。

“呃,表達普通人對革命的麻木?”

幸好對方提問的不是什麽冷僻文章,好歹這篇小說也是在聞言九年義務教育裏的內容,他又是教語文的,猝不及防也能回憶起一些。

他見秦主任不置可否,以為是自己說得太膚淺,想了想又接著說。

“革命者被殺頭,圍觀群眾卻隻是看個熱鬧,甚至爭先恐後拿著沾血的饅頭回家治病,這一方麵看是他們的麻木不仁,另一方麵其實也可以看作革命者與普通人的隔閡,普通人不知道革命者為誰革命,也不知道革命跟他們有什麽關係,他們依舊看不到希望,那就是個跟自己無關的人,他們肯定隻關心自己的血饅頭能不能治病,這才是眼前的切身利益。”

聞言心說這次字數夠多了吧。

誰知道秦主任還是沒放過他,反倒繼續提問:“這麽說你覺得革命者死了也是白死?”

聞言:“他的出發點肯定是高尚的,也能讓一部分人震動,起碼作者魯迅先生就為之震動了,但光一小部分識字的人被觸動還不夠,他想革命成功,就得千千萬萬的人也能理解革命的意義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