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營變成了兩個營,觸怒田楷的後遺症開始顯現出來,但我也沒說什麼,我本來就沒把升官發財作為自己的理想,如果可以,我還想像周寧那樣幹脆放棄掉目前的軍職回到老家休養一段時間。
所謂“天下洶洶,未知孰是”,這一場席卷大漢的動亂還遠遠看不到平息的盡頭,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才剛開始。妄圖稱王稱霸的人多了,幾乎一半以上州郡的長官都參與了其間,卻沒一個人能夠登高一呼,帶領大家來掃平天下。
我又一次陷入了迷惘當中。
迷惘歸迷惘,卻沒有多少清閑的日子。到六月,公孫瓚終於攻占了居庸城,劉虞被俘虜,然後被公孫瓚扣上了許多罪名,甚至包括多年前袁紹等人圖謀立劉虞為帝的罪名,然後把劉虞殺了。
據說公孫瓚為了證明殺劉虞的正當性,還設計了一個法場,炎炎夏日,他賭咒發誓說,如果劉虞不該死,那麼老天就應該下雨,結果當日沒雨,於是劉虞人頭落地。
從此後,幽州將全在公孫瓚掌握中,不再會出現兩頭大的局麵了。可是劉虞曾經擔任朝廷的宗正,在朝廷的宗族當中,再無第二人有他那樣的威望,劉焉沒有,劉表也沒有,劉虞這一死,天下輿論一片嘩然。袁紹當即就表示,似公孫瓚這樣蔑視皇族權威的人,他一定會站在朝廷一邊進行打擊。曹操、劉表甚至陶謙等人都發布文告,表示要和公孫瓚劃清界限。
在幽州內鬥爆發後,朝廷派遣段訓到幽州進行調解,封公孫瓚為前將軍、易侯。結果段訓被公孫瓚脅迫著斬了劉虞,又被推上了幽州刺史的位置。可這樣也平息不了幽州眾多忠於劉虞的人的怒氣,幽州各邊地駐軍也肯罷休,夏侯蘭也卷入了和公孫瓚的對抗,與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人共同推舉原燕國相閻柔為烏丸司馬,舉起了反公孫瓚的大旗。
袁紹的聲明開始起作用,他再次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以他長子袁譚為監軍,在發幹調集起數萬大軍。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幾次大戰,雙方互有勝敗,即便如此,曹操的一支軍隊還是被調到泰山郡,領兵的是李整,也被曹操提名為了青州刺史。陶謙和劉備自然不會出兵,但東麵的營州也就是東萊郡卻出現了異動,孔融連續密報,說膠東和即墨等縣遭遇了海賊的劫掠,通過追查,發現營州刺史正在大規模招募沿海的盜賊充實軍隊,而且遼東方麵用海船運送了數千精兵和大批物資到黃縣。
舉目四望,青州竟然已經三麵受敵,局麵異常凶險。
“唉呀,小老弟,可把你盼來了。”我就喜歡看到孔融這種真誠的笑臉,他不是一個好的將軍,甚至不是一個好的太守,北海在他的治理下從未真正太平過,但與他做朋友是不錯的,他骨子裏的文士氣度讓他不屑於去幹一些齷齪肮髒的事情。
田楷隻給了我調動折衝旅的權力,也就是說隻有兩千五百人馬。孔融原本有軍隊一萬五千餘人,卻被田楷抽調了一萬人,因為他要把重心放在和臧洪的戰爭上。上次的戰爭臧洪表現出了出色的表現讓他心有餘悸,即便是有青州的主力以及公孫續三個郡的兵力,他仍然不是很放心。
“東麵就拜托你了。”這是他在臨別時對我的囑托,也是無比的重壓,這點兵力,就是平時應付海賊也忙不過來,還要防備公孫度,也太寒磣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