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做筆交易 下(1 / 2)

偏廳裏,爐中的炭火把整個房間都烤得暖洋洋的,我與夏侯蘭分坐於軟榻之上,幾案上燙著好酒,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

奶娘帶著統兒睡了,嬋子過來陪坐在我旁邊,夏侯蘭連忙舉酒見理:“一路上都聽子龍兄說嫂子好話,有嫂子陪伴,子龍兄真是好福氣。”隻是他神情間的落寞卻瞞不過我和嬋子精明的眼睛。

“子君勿須太擔心,鄴城距常山不遠,我會在最近安排人去探視你的家人,如果可能,必將努力把他們都接來新野。”夏侯蘭早在幽州就已經娶妻生子,後來歸隨曹操,舉家都搬到了鄴城,雖然他本人隨著夏侯惇一忽兒在兗州一忽兒在許昌,但曹操羈縻部下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家眷集中到某處,夏侯蘭也屬於被羈縻之列。

夏侯蘭把盅裏的酒一飲而盡,苦笑道:“亂世為人,哪能不經受一些苦難,想我第一個孩兒,在北地苦寒出生,還沒能看到周歲的太陽,就因為嚴寒夭折了,如今又到寒冬,突然之間喝到如此溫暖的酒,不免想起家人,想起些往事。”

我連忙勸慰與他,他卻擺了擺手站了起來:“我要去休息了,你和嫂子也早點歇著,年關這幾天,尋常百姓正是一年中最清閑愜意的時候,但你不是尋常百姓,有得你忙的。”

夏侯蘭被仆人領著去歇息了,我和嬋子也收拾收拾準備歇息。

長久的離別、無盡的擔心早已寫在嬋子的臉上,雖然她是這世上極少有的奇女子,但不例外的,她也是女人,一顆心也細膩而敏感,也希望家庭幸福生活安寧,也希望丈夫能夠長時間的呆在身邊,也希望得到丈夫的安慰。

一夜溫存。

第二天,從義陽趕回新野的楊儀、伍權等人都來到趙院,可不是來敘舊的,快過年了,我這個甩手縣長常年的不管事,但縣丞縣尉還沒有忘記我,大把的卷宗事務等著我處理,當然僅僅是讓我畫押簽字,印信都蓋好了。

第三天,劉琦奉命來新野,帶來了劉表的慰問,隨行的船隊都滿滿的裝載著各種物資,聲稱是荊州犒勞有功將士和撫恤戰歿英烈的,同時還帶來了劉表的邀請,邀請劉備赴襄陽參加峴山年祭。

張飛和關羽的臉色都不好看,自從發聲了檀溪事件後,他們對劉備往襄陽的安全都極不放心,劉琦似乎臉色也不好,一麵應付場麵,一麵魂不守舍,後來聽說他曾四下裏向劉備訴苦,大意是說蔡夫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已經處於了崩潰的邊緣。

有了上次襄陽的教訓,這回劉備並沒亂說話,隻是象征性的安慰了劉琦,聽說諸葛亮主意多,劉琦又去找諸葛亮問方法,諸葛亮也王顧左右而言他,讓劉琦很是鬱悶,怏怏而回。

峴山年祭是一定要去的,這是一年一度荊州最隆重的祭奠,此前劉備每年都參加,沒道理今年突然就不去了。

經過會商,決定由劉備、張飛、孫乾、我和諸葛亮去參加年祭,留下關羽和徐庶在新野主持大局,目前新野的各種慶典都要繼續,軍隊也要暗暗做些準備,這雖然不是鴻門宴也不是澠池會,但防範於未然總是對的。

除夕這天,由關平的水軍把我們送往襄陽,隨行的衛士多達五百人,都是博望坡這一戰中戰功赫赫的猛士,整裝列隊於襄陽街頭的時候,引得襄陽民眾持續的圍觀,人人心中都有對英雄的崇拜,那麼大一幫英雄來到身邊,造成的轟動可想而知。

大漢建安十三年新年初一日,一年一度的新年峴山祭奠在峴山北坡的天地台舉行,這項祭奠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五次了,坡地上早已平整出能容納上萬人的平台,四麵修建有各種亭台樓閣,從襄陽南門的大路一直修到平台之下,車馬可以通行。

老邁多病的劉表第一次缺席了這重要的慶典,委托劉備代他主祭。在荊襄九郡官員與襄陽民眾的注視下,劉備在劉琦的陪同下緩步升上台階,手捧帛卷,高聲誦唱:

“某年某日,峴山之巔,豫州牧備,謹尊荊命,遙承帝恩,合統八荊,廣成儀禮,禱告天地,其辭曰:……”

當其時,北風勁吹,東日無力,山雪皚皚,群賢瑟瑟,台之西南,笙鏞管弦鳴響不絕,台之東南,絕色樂姬舞姿搖曳,這一番古色古香的祭奠樂舞,據說是一個叫杜夔的前雅樂郎所製,孫乾說,杜夔杜公良的古樂修養當世第一,其音中正平和、其樂古樸典雅,我聽不出來這許多的美妙,戰場上培養出來的人和儒生不同,一般都不崇古,像儒學所吹噓的上古如何如何,在我們的心底多半都是一個大大的疑問,不過這些話不能隨便亂說,因此在台下一邊聽著鏗鏘叮咚一邊聽劉備讚天祝地的祭文,別有一番新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