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屋中隻剩下兩人,溫太後看著身上沾著血汙麵色也有些蒼白的溫惜玉,動了動唇,卻終究隻是歎息了一聲。這世上的事,實在是變化太快。那太監與宮人,自是要處理的。進了內堂的太醫,按皇帝的性子,估摸著最後也不會放過。至於一直對皇帝忠心不二,在他遇刺後處理所有事情,與他人接觸最多的孫統領……溫太後覺得如果有時間,還不如擔心一下自己和眼前的溫惜玉比較好。
“坐下說吧,你也受驚了。隻是這非常的時候,你還是要再忍耐一些。”溫太後抬手指了指椅子,又指了指溫惜玉身上的血汙,“你沒受傷吧?”
“回太後,惜玉無礙,皇上也定會吉人天相,請太後寬心。”隻是幾個時辰,溫惜玉瞧著太後像是一下子老了數歲,實在不知道該回什麽好,反倒是場麵話回起來順溜多了。
“剛才你也都聽到了。哀家問你,你現在可還願意入宮為妃?”溫太後話鋒一轉,居然轉到了這樣的話題上。
原本就不是為了皇帝進的宮,溫惜玉自是覺得,這件事情,不可能影響到自己入宮的決定。隻是皇帝都變成這樣了,此時不應當是考慮是否能生存下去的時候嗎?
見溫惜玉沉默不語,溫太後隻當她是不願意了。孫統領已經出去了一會兒,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回來。溫太後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把事情給挑明了:“我知道一直以來坊間多有傳言,說皇帝並非哀家親生。現在哀家可以告訴你,這是真的。非但皇帝不是哀家親生,可以說皇帝的生母雖非哀家所殺,卻可以算是因為哀家而死。當年哀家身為皇後,一直無所出。皇帝多次想把當時的其他兩個嬪妃所生的皇子抱養到哀家膝下。隻是哀家不願受人記恨,拆人骨肉。細細想來,當時也是覺得,兩個皇子一個五歲,一個七歲,都已經懂事,抱養過來,孩子當還是親近親娘,又有什麽意思。到底還是我心小了……後來皇帝醉酒,寵幸了一個宮人,一年後宮人難產而亡,哀家便抱養了那個孩子。其後,皇帝將此事作為宮中不可說的秘密,隻當是哀家生了個皇子。其後,便是嫡子封為太子。可是後來,我才知道,一切都是先皇的一個局。醉酒,恩寵,生子,暴斃……都是他為了給哀家一個幼子,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一個哀家願意接受的孩子。皇家眼中,人命隻是工具。偏偏一切都是為了哀家,自以為良善不願奪走嬪妃孩子,最終卻是害了一條人命。這事情,哀家後來能知道,當然也有別的有心人能知道。先皇殺了多少人,哀家不清楚,也不敢去弄清楚。唯一清楚的,便是恐怕當今皇帝也對當年生母暴斃的舊事,有所懷疑了吧。隻是先皇下手狠辣,皇帝苦無證據,又是哀家一手帶大,對哀家雖不貼心,表麵還算尊敬。可惜皇帝性情的確暴戾,哀家並非他生母,甚至是他懷疑的,害死生母的人。哀家怕這次,不知可否保住你,甚至連是否能自保,哀家都沒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