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本的奏折,讓文將軍看得冷汗直流。這其中揭發的文將軍貪汙受賄,營私舞弊的事情,大部分是假的,可是有一部分,的確是真的。真的都是小案,假的都是大案。入朝為官,若是真的幹淨無比,那才是少數。譬如溫家那個根本不想在朝中呆,完全是被百姓民生縛住手腳的家夥。文府家大業大,內外關係盤根錯節,文將軍又是個好臉麵的人。最終還是沒禁住誘惑,收了些下麵官員送的銀錢。隻是後麵那些貪汙賑災官銀導致災民死亡,或是為圈地而燒村這些喪盡天良的事情,文將軍是從未做過的。可是那些奏章,無論是大案小案,都寫得有證有據,幾乎以假亂真。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上位者,對這些奏章,是信還是不信。
此時文將軍隻恨原配夫人死得早,就給自己留下文淩雪這麽一個女兒。後來的繼室小妾生的都是兒子……早前文將軍還覺得兒子多很好,現在恨不得都是女兒,隨便選一個就能替了文淩雪。皇帝的心思,文將軍多少也明白,這些奏章,是真有人送上來,還是皇帝叫人做出來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文將軍回去,跪求文淩雪救救文府上下數十條人命時,已經絕食到奄奄一息的文淩雪,終於含淚點了頭。為的,自然不是那數十條人命,隻是為了自己年老的父親。就算他花心,娶了一個又一個,但是他對自己和母親的心,是真的。
文淩雪答應入宮,一方麵是為了救父親一命,另一方麵,則是文將軍提及了皇帝有意立薑韻茹為後。文淩雪與薑韻茹自小走得近,更是在一年前互訴了衷腸,走到了一起。本想著就這麽一直拖著不婚,到有能力去外麵闖蕩了,便一起離開。可是還沒到那一天,變故就來了。到底還是年少,想法太幼稚了。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去選擇。
沒有人比文淩雪更了解薑韻茹,溫柔謙和表麵下,是無比的固執。相互認定,決心廝守終身,此時自己進了宮,又算什麽呢。或者等到薑韻茹也進宮,兩個人還能在一起?文淩雪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不是覺得對不起皇帝,而是覺得,自己一旦先入宮,就像是一種背叛。所以文淩雪在入宮前,便和薑韻茹說了狠話,斷了交情,皇帝並非良人,若是可以,薑韻茹應當嫁一個一心一意對她好的男人,而不是擁有三宮六院,今日不知臥於誰枕的皇帝。
入宮,爭寵,懷孕,想要借著孩子登上後位,絕了皇帝對薑韻茹的心思。可是文淩雪低估了皇帝的野心,也低估了皇帝對薑韻茹的興趣。就在文淩雪懷胎八月時,皇帝與薑韻茹大婚了。沒有絕食,沒有掙紮,薑韻茹就如此一臉喜氣地被皇帝娶進了宮中。莫名地,文淩雪瞬間心如死灰。自此,文淩雪閉門養胎,足不出戶。直到生下小公主後,才隨著眾妃嬪去皇後宮裏請安。時隔數月,文淩雪總覺得薑韻茹氣色很差,擔心之餘,便主動和薑韻茹搭話,兩人便開始了一般妃嬪間的普通交往,至於在宮外那段本想要白頭偕老的情,兩人都像是失憶了一樣,再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