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這一片陰霾之下還能透出的那點兒光亮,也就是幾個孫輩在膝下叫著皇奶奶的時候了。一晃眼,都是奶奶輩的人了。溫聽依一生未育,皇帝雖是剛出生就抱在身邊養著的,但是在皇帝還很小時,便受人挑唆,不貼心了。於是溫聽依作為母親的心,或者說她對於親情的期待感,在這些年都慢慢轉移到了幾個孫輩的身上。
大皇子生於皇帝登基那年,本來大皇子生母莊嫻雅有望母貧子貴登上後位。哪知皇帝把那些勸著立後的折子都壓了下來,像是心裏有了別的主意。之後也不過封了個莊華妃,這麽多年竟沒有再往上升她位分的意思。倒是在後來的兩年之間,皇帝先後娶了文淩雪和薑韻茹入宮,明眼人不難看出皇帝對她們的喜歡。更是有人在背後說,皇帝是早早地相中了薑韻茹,這才壓下了當年大臣上奏封莊嫻雅為後的那些個帖子。而當年薑文兩家的權勢在莊家之上,那些話,也隻是背後議論罷了。太後倒沒有過多地幹涉皇帝的這些選擇,而後陸續出生的大公主,二公主和二皇子已經讓她足夠開心。皇帝心思,寵幸於誰,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
太後閑來無事,時常會招孫輩來宮中坐坐。大皇子嚴肅古板,大公主驕縱任性,太後都是看在眼裏的。隻不過自家的孩子,這些就都是小毛病了,太後都是極為喜歡的。不過,後來薑韻茹有了小皇子,因著他年紀最小,又天真可愛,乖巧孝順心眼又好,太後難免心思有些偏著他。
此時溫惜玉去了外間透氣,太後在屋裏想著溫惜玉來回稟的話,突然發現四個孫輩之中,任夢瑤的存在感,一直是最低的。細想想,大皇子因為出生得早,又是第一個男孫,自然多受關注。而大公主的母親寧昭儀很會做人,總是時不時地在自己麵前提起孩子,也總是帶著孩子來坐坐,出現的次數多了,自然讓人多上心一些。至於小皇子,皇後嫡子,又真是可愛得緊,就算薑韻茹當年並不像莊華妃寧昭儀那般刻意,這個孩子總是讓人在心裏惦記著的。倒是任夢瑤……文淩雪很少提她,更別提帶她過來,隻有自己下旨傳召或是必須出席的宴席才會看到她。宮中皇子尚有勤奮讀書,以得到在皇帝麵前表現的機會,至於公主的前程,多半就要靠母親的經營了。像是文淩雪這般的,任夢瑤的存在感低,那是正常的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