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查不出原委,太後心中更是覺得可怕。皇帝早不是當年不諳世事喊著自己母後的那個孩子,時間和地位已經把他變成了一個自己根本不認識的人。太後當然無法去質問文淩雪的死,那種說不定已經成為了皇帝死穴的事情,太後怎麽都不會去冒險。至少,不會當麵去問。眼下當務之急,是幾個皇嗣。

從禦書房那兒能打探到的,是小公主時常在下學後被留堂,隻有小公主。

於是早晨太後算好了時間,讓人在書房那兒盯著,自己就在附近的禦花園裏逛著。說來也巧,這一日,小公主還真就被留堂了。太後本想當做路過,去直接揭開小公主被罰這件事情。哪裏想到,到了書房,進去一看,裏麵的確隻有皇帝和小公主兩個人。隻不過,不像太後想的那般,有什麽怒斥罰跪的場景。反而是小公主坐在桌旁吃著點心,而皇帝則在一邊做慈父狀。

太後那一閃即逝的驚愕,皇帝自是看在了眼裏。叫了孫淵進來帶走小公主,皇帝的麵上才露出一分嘲色:“想來太後此時一定十分失望吧,沒能讓太後怒斥朕的殘暴,真是朕的不是。”

是了,身為皇帝,他怎麽會對宮中的動向一無所知。無論是前一日太後突然的傳喚留宿,還是溫惜玉後來的頻頻探視,又或者是太後之後的多方打探,想必都是落在他眼裏的吧。太後估計錯了一件事,現在的皇帝,因為遇刺乃至而後更多的事情,變得諸多猜疑,早就不是以前那個有薑韻茹主內而一心朝政不問後宮之事的皇帝了。太後沒有否認皇帝的話,其實他把這話拿到台麵上來說,就是承認了。話說到這份兒上,自然是還有下文的。

出乎太後的預料,皇帝並未就這一話題繼續奚落下去。反倒是話鋒一轉,提到了將要出宮微服一月有餘,對朝堂自是稱病不起,而前朝後宮的事情,都要麻煩太後了。至於小公主,就作為對太後辛勞的慰問品,任由太後安排,皇帝也承諾以後她可以不必再來書房。

且不從大處說皇帝遇刺之後,後宮一場變動,現在正是要勵精圖治,穩定人心的時候。就說陳修容足孕七月,是皇帝的最後一個皇嗣,若是他在外耽擱,這皇嗣有什麽問題,該如何決斷。太後對皇帝此去的想法不能理解,當然也就無法讚同。可是皇帝那副定然要去的模樣和拋出的做餌的小公主,又讓太後一時無法否決。再問皇帝出宮的緣由,皇帝又黑了臉,不再說起。

太後沒想到,自己隻是來解決小公主的事情,話還沒出口呢,事情就解決了。結果接著還有個更大的麻煩在等著自己。現在一個要問清楚,一個不願意答明白,兩人倒有了些僵持的模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