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爺爺私下也同秦既明說,如果不是林月盈,他大約會少活五年。

秦既明也確認自己需要妹妹。

秦爺爺過世的那段時間,他內心悲慟,卻不能在眾人失態痛哭。秦既明血緣意識並不重,唯一和他關係密切的血親也隻有秦爺爺。爺孫倆相處二十餘載,如今駕鶴西去,秦既明難言悲痛。

也是那時,喪事結束,眾人散去,房間中隻有兄妹二人,林月盈還在哭泣,秦既明走過去安慰她,卻被妹妹抓住手。

林月盈撲到秦既明懷中,摟住他脖頸,哽咽:“秦既明,你想哭就哭吧。”

她是第一個看出哥哥傷心難過的人,也是第一個要秦既明不要節哀、要流淚的人。

秦既明最後也沒有哭出聲音,隻是拍著妹妹的背,落了幾滴淚。

人都需要陪伴。

秦既明沒有伴侶,唯一的慰藉就是年少明麗的妹妹。他悉心地栽培著她,何嚐不是在發泄自己多餘的精力。兩人同住後的第一周,秦既明發起高燒,朦朧中也是妹妹去拿藥倒水,趴在他床邊,小聲問哥哥想不想吃水果,她去洗幹淨切好了端來。

秦既明沒有設想過妹妹會愛上他人這個可能性。

道德和接受的教育讓他明白妹妹遲早有一天會和其他人成家,會與她愛的另外一個男人攜手走入婚姻。

可惜秦既明並沒有為這一日的分離做準備,他仍舊遵循著“這個家隻有兄妹二人”的原則做事。他不需要女友,妹妹現在應該也不需要男友。

一如既往,秦既明給妹妹剪腳趾甲,為犯懶的她梳頭髮。

不同以往,秦既明握著她的腳,不自覺想起夢裏將鐐銬鎖在她腳腕上;秦既明摸著她的發,回憶起他如何拽著她頭髮自後深深進入。

秦既明甚至快要觸碰她的脖頸,又在妹妹的哈欠聲中冷靜。

在看到妹妹瀏覽過的那些小說後,秦既明意識到有些事情開始無可挽回地傾塌了。

再這樣放縱下去,秦既明能察覺到未來事情的走向。

林月盈年齡小,好奇,什麽都想要躍躍欲試;即使是被他強迫,她大約也不會因此而真的送他進監獄,說不定還會真的跟他在一起下墜;

秦既明不行,作為長兄,他要對她的未來負責。

避嫌。

是秦既明選擇保護妹妹的最好方式。

不動聲色隔開距離,讓不合時宜的雜念冷卻。

但這種事情明顯被林月盈誤解。

秦既明能感受到她的委屈,不得已妥協,默許她的繼續靠近。總不能講避嫌的真實原因,不能講因為我怕自己有朝一日強迫你交,媾,不能講兄長會因為你起糟糕的反應。

秦既明不想用這樣汙濁的語言和事情弄髒妹妹天真的耳。

林月盈卻用銳利的語言來無意識傷害兄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