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衛寧勸諫被拒(1 / 2)

楊奉此人在三國時代其實並不出名,也沒有多少記載,衛寧想了許久也隻有一些零星的資料。

楊奉據說係出望族,是大姓,稱“弘農楊氏”。在三國中他的出場簡單卻又轟轟烈烈,是以忠君勤王的姿態,救天子於水火之中,而後雖然連敗給李催卻還是堅持將獻帝護送到了洛陽。

衛寧認為他應該是個忠臣,即使再困難也沒又拋棄獻帝獨自逃生。隻是擁立獻帝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但卻沒又足夠的實力保護自己,最後實力強大的曹操奪走了獻帝,成為功臣,他,楊奉卻被認為是個泛泛之輩,徐晃也出走跟隨了另一個有前途的主公。

心腹愛將的出走對楊奉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卻又沒意識到自己和曹操的差距,羞憤的帶兵和曹操作對,終究隻能戰敗出逃,投靠袁術,一方諸侯落得如同喪家之犬,在三國這卷史詩中猶如曇花一現,後人隻能把他遺忘。

衛寧忽然覺得,這樣一個人物似乎也是一個生不逢時的命運,如果,他有足夠的實力,他擁有廣闊的地盤,那結果又會怎麼樣呢?至少徐晃這個從很早就跟隨他的人是不會輕易離開的。

想到這裏,衛寧不禁看了徐晃一眼,這個魁梧的大漢是驍勇的戰將,也是一個忠義之士,但或許因為他出身貧寒,比任何一個人還要渴望建功立業,闖出名頭,在楊奉無力的失敗,和曹操的崛起,徐晃應該是痛苦的選擇了後者。

是啊,三國中這樣的名將哪個不是心高氣傲,哪個不渴望建功立業,既然當初能夠讓徐晃折服,那麼楊奉本身還是有足夠的魅力,可是命運不濟,徐晃要的東西他給不了,最後隻能淒苦的死去。

衛寧默默的想著,神情恍惚卻未察覺已經走到了中軍大帳,驀然回醒過來才發現差點撞上了守衛的親兵,隻得不好意思的對守衛在大帳門外的兩名親兵笑了笑。

沒過多久,通傳的親兵很快將衛寧引入帳內,徐晃看自己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便告罪一聲,先回自己營房了。

衛寧走進大帳,仔細看了看眼前這個男子,國字臉,棱角剛毅,一臉嚴肅又不苟言笑,盔甲在身加上身軀挺拔健壯,渾身散發出軍人的氣息,給他看來就是一個典型的軍人形象。

楊奉看衛寧進來,嚴肅的臉慢慢咧開一絲微笑,不過卻略帶生硬,似乎天生就不喜言笑,衛寧這才慌忙一楫道,“多謝將軍搭救,若非徐晃大人,我等一行隻怕不日就化為一堆朽骨了!”

楊奉笑了笑,“不必如此多禮,我奉命為先鋒,本就是為救百姓而來,你我兩家也是多有相交,幸好公明出手及時,否則,他日也不知該怎樣向你父親交代。哦……對了,聽公明說你有一家將,拚死護衛,此刻已經身受重傷,我軍中還有護軍良醫,這就差人叫他好生看照!”

說完,忙招呼帳外親兵進來,交代清楚,等親兵應喏之後,衛寧連忙感激再三。

“如今豫州動亂,來時我已殺散數批賊寇,奈何賊軍勢大,殺之不盡,不過我是奉命前往長社拒敵,後軍皇甫將軍正率大軍趕來,想必也沒什麼危險。唔……若是平時我當可派兵送你返回河東,但如今……我奉軍令卻是多有不便了。唉……如今天下動蕩,賊軍眾多,也不知此次又有多少兒郎為國赴死。”楊奉慢慢皺了皺眉頭,也略微有點不好意思的對衛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