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現代男人,哪個不愛名車美人,在古時,有一匹好並不單單是為了自己那些門麵,戰場之上,有好馬所乘,更是一大助力。
袁紹作為一個名門子弟,行於軍旅之中,愛馬之情不差常人武將。好馬見過不少,但這匹驌驦確實是他心愛之物。送出手去,那眼角卻依舊微不可查的時時留念在驌驦那霜雪馬色之上。
但常言道,千金買骨,一馬得失,不比一人相投。以袁紹梟雄性格,雖然心有不舍,但很快還是收回了那些情緒,依舊將心思放在衛寧身上。在他古人思維之下,有此厚禮相送,怎麼也該讓衛寧感激涕零才對。君不見,衛寧身後那一直緊繃著臉的徐晃,也多有羨慕衛寧胯下寶馬,但讓他鬱悶的是,衛寧嘴上確實是感動不已,但看那副淡然模樣,卻絲毫沒有半點投靠之意。
袁紹轉念一想,衛寧畢竟還是河東望族出身,此刻無馬,畢竟是因為身在軍旅,不曾回家,又是大病初愈,尋不得好馬也是常情。他河東衛家富甲一方,河東之地,距離河套也不算很遠,家中未必沒有好馬。一時間,想到此處,那袁紹看了看衛寧淡然模樣,又看了看他胯下驌驦,幾乎腸子都悔青了,剛才實際上也是沒有多想,隻愣愣的便將馬送了出去,如今又怎麼好腆著臉將馬要回?
他哪知道衛寧雖然對騎馬頗為憧憬。但是若上戰場,那怕死地性格注定他隻會躲在後麵,尤其,劉備入蜀,龐統那可憐的娃是怎樣掛掉的,這可是在他心中時時緊記的。
雖然不知道的盧到底如何神駿顯眼。但就衛寧觀之,這匹驌驦若與數十騎放在一起,也是鶴立雞群,所以,衛寧不想當龐統第二,對袁紹贈馬也談不上多少感恩。
一軍行走,眾人各有心思,己吾距離陳留並不算遠。不多時,已然可以見到那高大厚實的城牆。
中軍大開,分出一條甬道,讓開袁紹,衛寧緩緩走進陳留。
事實上,袁紹來請衛寧,陳留諸官並不知情,如今衛寧領人到來,還是袁紹親去相邀,這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得到消息,陳留諸官各有心思,但為首幾人,頗有些麵色難看。尤其陳留從事,本以為憑借自己袁氏門生故吏地身份,袁紹怎麼也該相助他報仇雪恨才對。
袁紹雖然名聲在外。但畢竟隱匿了六年,六年的時間足夠讓他淡入眾人的視線,雖然寶劍一出鞘,便顯出久藏鋒芒,但眾人還是頗不以為然。
新官上任,袁紹必定要帶給陳留一次全新的洗刷,至少當要之急,便是將陳留一地。牢牢控製在手。而陳留各部首要之職,獲升獲降,也是必然。
衛寧一事,袁紹初一思躊。便已了然,漢末豪強所行之事,他又怎會不清楚?
與大多郡縣相同,眾郡世家豪族,必定對於該地地盤有個明爭暗鬥。衛寧作保典韋,實際上,在暗處便是一根導火索而已。
陳留蔡氏有蔡這個世之儒學大家,天下士子皆拜仰,地位已然躋身整個大漢名門之中,衛寧身為蔡家未來女婿,以蔡家為首的陳留郡吏當然是作保於他。陳留治中是另一大族,以他為首的,必然要打壓於他,不過礙於楊奉楊氏威名,而遲遲不敢動手。袁紹的到來,讓他們有所依仗,但如今,袁紹這般行事……卻讓他們委實有些喪氣。
按照程序,衛寧為外官,依舊還是要駐行驛站,袁紹相請衛寧改住郡守府,卻被衛寧婉言相拒,見袁紹略有些失望的離去,徐晃好似鬆了口氣般,隻讓衛寧一陣好笑。
“公子!袁大人,差人送來名帖,請公子晚間赴宴……”還未安頓下來,衛三便急急而入,將手中一封拜帖遞上。
衛寧略微一斟酌,點了點頭,回聲道,“且先放下吧。唔……吩咐下去,讓人速速備些禮品,差人先去蔡府,衛府投上拜帖!宴前,還需先去拜訪一番……”
衛三唱了一喏,這才退下。
“嗬!這袁紹還真夠大方……一出手,便是千金之馬。奇怪……什麼時候,我變得這麼值錢了?”衛寧摸了摸下巴,頗為苦惱。
…………………..
“主公!那衛寧入
之後,便叫人準備禮品,前往蔡氏,衛氏兩家投了拜紹正在大堂閉目沉思,驀然間,有人從後廳小步而來,附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