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結,解。人中呂布,唯有赤兔可配!(1 / 3)

寧的臉色很黑,很黑。

與平日裏蒼白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顆眼球冒騰著火紅。大軍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與衛寧對視,那一團煞氣,遠遠看到,便是心驚肉跳,無論是大大咧咧的徐晃,還是外表木訥內心狡猾的典韋,都嚇得戰戰兢兢遠遠避開。在某個倒黴的家夥叼著個饅頭,傻乎乎出現在衛寧視線,而被派去清掃了數個臨時馬欄之後,沒有人還願意在衛寧心情極端惡劣的情況下觸上黴頭。

大陽城中,一棟華宅早被原來的主人作為示好的禮物而請衛寧住下,至於楊奉也早被請入了縣府。大宅外,密密麻麻的駐紮了一群彪悍的雙戟武士,圍得水泄不通。而整個宅院之中卻少有幾個下人,便連典韋這家夥也膽戰心驚的抱著一個酒桶在庭院內離得衛寧老遠。衛寧在庭院裏煩躁的走來走去,吱呀咧嘴,嘴邊不停的在那咒罵,時不時看見身邊幾樁樹木,抬起腿來就是一腳。

被李儒耍了一道,很是讓衛寧惱火。但衛寧真正氣憤的原因,卻不在這裏,他隻怪自己從黃巾征戰開始,居然也如同那些庸凡之輩,竟然被那點不值一提的成績而麻痹的洋洋自得……

是的,那點戰績,對於那些真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謀士來說,太不值得一提了……黃巾,在缺少兵甲糧草戰力的情況下,在缺少謀略的人物統禦下,贏了又有多少價值?

虛浮,驕傲,這些一直以來被衛寧所蔑視的東西,竟然不知不覺在他的心中滋生蔓延,以至於,在明明知道李儒陰狠的情況下,還是著了道子。

衛寧是很害怕李儒,即便他本就不打算讓楊奉取代董卓而占領洛陽,但對於曆史的掌握。使得他覺得可以很容易給董卓軍帶來巨大的傷害,以盡量減低董卓對北麵河東的威脅,更可以讓楊奉盡快掌握住並州一地。

但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錯了,他的優勢不是曆史進程,而是對於某些人內心的掌握。而一個他所熟悉地軌道,其實說白了,不過是像李儒這類的人物所構造。他們完全可以拋開衛寧的認知,營建出一個新的事件……

是的,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和地位,改變曆史……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上輩子懵懵懂懂,穿越前也不過才二十來歲,這輩子,更是在絕症困擾下,再渡過了二十年蒼白的生活。總和雖然有四十多年,但閱曆卻依舊不過二十來歲罷了,孔明,郭嘉,賈詡等等人物,哪一個不是遊學天下。接近三十歲才出頭綻放光華。

所以,衛寧很年輕,心智還處於一個匹配他現在年齡的階層,成功與失敗地磨礪,才能真正讓一個人飛速成長起來。

很顯然,爭霸洛陽,打擊董卓的失敗。至少讓衛寧清楚的認識到現在他與李儒這樣級別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衛寧行事劃謀,基本上都留有一絲餘地,也可以說是一環漏洞。李儒很敏銳地抓住了,河東空虛的紕漏。僅僅一條明計,便將他迫回河東,而他西涼軍團幾乎借著楊奉和丁原兩方各自心中的算盤而毫發無傷。

可同樣的,衛寧也在最後爭取到了預定的一半利益,隻是另一半打擊薰卓軍有生力量的算盤卻是夭折了,但得到了整個並州名義上的統治權。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況,將丁原葬送在洛陽,也間接的掃除了丁原在並州的影響力,更方便收複整個並州。

這一次交鋒衛寧吃虧不假,但也還沒有灰頭土臉。

而衛寧還會如此氣惱,在於他驚悟自己內心那點連自己都不知道地潛藏的傲慢,而又氣惱被李儒這樣戲耍,麵子上太過難看。

“不就是被那個董卓耍了耍麼……人家十萬人在那,廝殺雖不怕,但要是亂軍中,我老典也不過兩隻手哎,哪能護得周全……而且,在京城有那麼一堆狗屁大臣,還有個小皇帝指手畫腳,難得伺候,還不如安邑逍遙快活……打架嘛,輸了也不丟人,等到時候,咱們人手多了,再打回來不就得了麼……”似乎是喝了幾灌酒,典韋嘴巴泛著酒氣,瞪著微微有些發紅的牛眼看著衛寧在那兀自咒罵李儒董卓,卻不知道有意無意,總之,那甕聲甕氣的聲音卻輕飄飄的落進衛寧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