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同學會之前,倒是蘇妍先找上了她,約她喝下午茶。
蘇妍輩份上是她堂姐,禮節上是應該去的,雖然她知道有個詞叫無事不登三寶殿。
但蘇瑾轉念又想,自己思想上到底還是有層瓶頸在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的遞進,大多就是從麻煩一方開始,欠下了人情,下次多還一些回去。有來有往,互相都能對對方有利,才能長期相處下去。
路征像麵鏡子,讓她慢慢看清自己在原生家庭下形成的性格。
她爸相信中國是人脈社會,花大把時間、金錢在請朋友吃飯喝酒上,他也的確從中獲益了一些,但付出效率比太低,因為他沒有做到對別人有用,別人自然不會以更大的利益來撬動他。
她媽為人性格清高,一貫看不起她爸的作風,覺得他隻會花冤枉錢在外麵鬼混,她覺得人就應該憑自己的本事吃飯。然而她自己卻沒有站起來過。
而蘇瑾,是他們的合成品,她小時候見多了人情世故,以懵懂年紀已窺得人性陰私一角,對人性的揣摩已成為她的下意識反應。但她骨子裏卻粘了母親的孤傲,放不下身段。
雖在社會摸爬滾打過,但不得不說,和路征的結婚,是她不需要放下身段的最重要的底氣。
她工科出身,這麽幾年的工作方向也一直在走技術崗,不想轉管理崗。一開始工作時,也遇到過傻逼領導,看她長得漂亮,就想跟客戶的飯局也帶她去。她果斷拒絕,作為一個社畜,麵對工作困境,都要以生存為桎梏來左右為難的,但她沒這個苦惱。
她覺得,隻要自己專業本領強,把工作做好,何必來那麽多彎彎道道?
人際交往太累,她寧可活得簡單點。
賺錢養家是路征來,她在經濟上,是不被一份工作製衡的。
有一好老公,有二三摯友,有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再培養一兩個愛好,可謂是理想人生。
也許,她骨子裏還是任性的,被路征養出來的任性。
跟蘇妍約在了窗景甚為不錯的位於28層高樓的甜品店裏喝下午茶,她點了栗子蛋糕,這是路征的最愛,剛結婚那會,他晚上買了栗子蛋糕回來,她還以為他特地買給她的,結果他洗完澡,很有儀式感的看著電影開始吃,以護食地態度表示不想跟她分享,害得想減肥的她起了逆反心理非要吃,吃完了看他一臉奸笑,才知道上了當。
兩人極為客氣喜慶地道了新年好。蘇妍無疑是個會說話聊天的人,才開場說了五句話,已有三句都在誇蘇瑾,是個人都不會對奉承話皺眉,況且她的誇人方式可比馬屁精高明多了。
在蘇妍兜圈子沒進入正式話題之前,她們倆都還蠻有話聊的,蘇妍找的話題,都是蘇瑾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