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三)(1 / 2)

“殿下,長安守備之軍,皆是良家子弟,且都是下官在關中之地所募之兵。對於大唐,都是有一份忠心所在的..”

陸姓府尹胸中忐忑,對於自己手中的幾千兵士,留肯定是留不住了,但都是自己-手拉攏起來的,怎麼也要保一保,起碼不會被放逐出去吧。

劉知俊有些皺眉,這些梁軍兵土他仔細看過,可戰之兵不會超過五成,剩下的和那些隸屬易家堡的甲士皆是一般,是隻能打順風仗的,稍稍遇到大的傷亡,可能就是一觸即潰。

若是留下來,這些人一時半會又無法可用,加上皆是關中大漢,再留到這長安城中是不合適的,之後若是生亂……

但他隻是默不作聲,靜等李璟的打算。

“長安的數千兵土皆是步卒,守城有餘進攻不足,且現在剛剛歸附大唐的旗號下,暫且就還是駐在這長安城內吧。軍中的青壯,可以都調出來修繕城內的屋舍及宮室等,同時也可以用作開畝之丁,將長安左近癱瘓了的肥沃之地都重新開墾出來,引進渭河之水,也不失為一條長久之計。”

“而不論何處而來的流民,皆可以引進長安城內,將其安置下來,也算是給長安添了一份人氣,也不枉千年古都之稱。至於陸府尹及下麵一眾將士,我相信再次歸附到大唐的旗號下,定然也必會效忠一份忠心之事,之前的所有都可以既往不咎。所謂各為其主,臣食君祿,沒什麼好說的,今後之事,陸府尹可要多多上心呐……”

李璟此刻一身閑居袍服,隻是從長條拱案後站了起來,漫不經心的說出一番話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隻要絕對的優勢在於我手,就不怕這陸姓老頭還敢翻出什麼水花來,畢竟是大梁第一個投降的高級官員,怎麼也要起一個千金買骨的效果。

至於下麵的幾千步卒,無非也是拉攏分化之,能打的可以分散融進大軍中,以作輔兵之用。不能打的,先留在長安裏,和留下的一批唐軍一同戍守長安,也足以震懾後路之敵。

不過這長安裏頭的中低級武職,原來之人也都被撤掉了,換成了唐軍中人,倒也能夠讓一眾唐軍將領安心許多。

長安坐擁於關中平原,本就是四麵水土肥沃之地,曆來都是作為一朝國都的不二之選。但也由於千年來先後而起的王朝將此地定為國都,無論是各朝各代的宮殿建造還是龐大的京城百姓所需,都對周圍的森林破壞甚大,不提這些大量所需要的木材等自然資源。單單是長安城內之前數十萬計的百姓,每日所需要的供水量,就已經不是幾條河水所能供給。

秦漢時期,關中地區有“渭、涇、澇、潏、滈、滻、灞”八水環繞的盛景,但失去了森林的涵養,水資源急劇減少,不僅大河的流量縮小,連眾多人工渠道都相繼幹涸了。

加上近幾十年各方諸侯對長安的大肆破壞,長安已經不具備作為一座國都的條件。

雖說這裏仿若有大唐國運的加成,但李璟並不把這裏作為定都之地。

洛陽,相比起來更加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