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應敵之策(1 / 2)

文醜點頭說道:“君等意與我同,我也以為當速戰,不可拖拉久延之。”

周路離席起身,到地圖前,手指點在注城上,對諸人說道:“此地的董軍最少,也正好擋在我軍前進的路上,我以為,不如先擊此處。”

眾人自是都讚成。

一人起身說道:“注城的董軍不但正擋在我軍的前邊,而且與梁縣的董軍隔河呼應,如不先取之,也不好看住梁縣。”正是要率軍過河的那一校尉。

他將要負責看住梁縣,所以他肯定會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注城的問題,注城不被拿下,的確不利於他的任務。雖然注城的董軍在汝水北岸,可汝水並不能擋住他們過河南下,待文醜等部的主力離開此地後,萬一注城的董軍趁機南下汝水,襲擊其之本部的側翼,同時梁縣的董軍出城進戰,如此一來他就將會要麵臨到兩邊受敵的窘況,以他區區三千人的部隊是很難擋住的。

文醜問田豐、田疇、荀彧諸人,問道:“卿等以為如何?”

田豐不讚成孫堅等人的意見,他說道:“注城雖小,駐軍也少,然城頗堅也,此之可謂‘小硬’。以我數萬之眾,攻此小城,固不難取,然卻也不易速拔,如想克之,少說也得一兩天。這不利於我軍的軍心、士氣。以我之見,不如留一部兵馬圍困此城,然後以主力疾進,直取陽人聚、廣成聚的董軍主力,隻要能把這股董軍主力擊敗,此區區小城,不戰即可勝之了。”

田豐說得有道理。

注城雖然小,城不大,城裏的董軍也不多,隻能算是董軍的一個軍事據點,可卻也正因為其小,所以不利於發揮文醜、孫堅等部兵多的優勢,——你兵馬再多,可城的周長就這麼大,你展開不了太多的軍馬同時去攻城,也就是說,隻能用少部分的兵馬去圍城、攻城,大部分的隻能在邊兒上看著,如果注城不堅,一戰即可取之,那倒也罷了,可根據偵察,主城雖然小,但城牆不低,防禦措施也較為齊全,城裏的又都是精兵老卒,這樣一來,圍城這一方肯定就難以速勝,要說一兩天內就能把此城攻下,其實也算是“速勝”了,可對那些占大多數的新卒來講,他們目睹此番景況,卻免不了就會嘀咕:“幾百董軍,一個小城就打兩天,那碰上董軍的主力怎麼辦?豈不是會更難打了?”這就對軍心、士氣不利。

並且還有一條,攻城的相比守城的,通常情況下都不占便宜,以下擊上,傷亡必然不少,這也不利於還沒經曆過大戰、慘戰的新卒的士氣。

文醜問田疇和荀彧,問道:“卿等以為呢?”

田疇、荀彧讚成田豐的意見。

孫堅沉吟片刻,說道:“元皓言之有理。”

顏良說道:“先生說得甚是,不過我卻有一點別的意見。”

田豐說道:“公驥請講。”

“既然注城不易速取,先生擔憂會有損士氣,那何不圍注城而不攻,誘董軍主力來救?”

顏良這個建議從表麵上看來是不錯的,圍城打援,這是以逸待勞,把敵軍調動到己軍準備好的戰場上,從而取勝的不二法則,可是顏良卻忽略了關鍵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