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確定策略(1 / 2)

正所謂,兵者如水,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兩軍對陣,在臨戰前固需“廟算”,可這個“廟算”最多隻能算出在戰爭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情況,同時針對這些情況,製定出相應的大概方略,——這個相應的“方略”隻能是大概的,不可能具體到細節。

故而,文醜、孫堅在戰前針對徐榮、胡軫、呂布可能會馳援太穀的這個可能性,並沒有定下什麼具體的應對方針,隻是討論出了一個“先破徐、胡、呂,再擊太穀”的大致方略。

孫堅蹙眉說道:“現我所憂者,徐、呂兵速,而胡軫兵緩,徐榮、胡軫有可能會同時到達。”

胡軫離太穀近,徐榮、呂布離太穀遠,正常來說,即使他兩部都來馳援太穀,然卻必是胡軫先至,徐榮、呂布後至。如果是這麼個情況,文醜、孫堅就可以借著這個時間差來安排戰鬥,比如說:先集中兵力打掉胡軫,然後再對付徐榮、呂布。若是這樣,仗就會好打一些

可現在的形勢卻是:呂布出人意料的先到了,呂布一到,徐榮定不遠矣,換言之,也就是說,徐榮、呂布的行軍速度超乎了文醜、孫堅預料的快,而本該先到的胡軫卻居然如此兵緩,遲遲未至。

這就出現了一個變數。這麼一來,胡軫、徐榮就可能會同時到達。確如孫堅所言,如是出現這個局麵,仗的確就不好打了。其實,對這個局麵,文醜、孫堅在戰前也是有討論的。

當時定了兩個應對的辦法。一個是設伏打援。徐榮、呂布的援不好打,因為他倆來的方向是在太穀關北,胡軫的援相對來說好打一點,可以找個合適的地方,設個伏,痛打胡軫一頓。再一個是聲東擊西,或可雲之“圍魏救趙”。

胡軫如來馳援,留在伊闕、廣成的守軍必就少了,可分一支偏師,急往伊闕或者廣成,佯裝欲攻,從而使胡軫首尾兩端,不知去留。胡軫如去,當然很好,如若他留,一來可以把佯攻伊闕、廣成變成真攻,二來即使仍擊太穀,胡軫因心念伊闕、廣成之故,也定無多少戰意。

這兩個辦法各有優劣。總而言之,文醜、孫堅定下的戰略方針可分兩層。

首先一個是先打胡軫、徐榮和呂布的援軍,待打掉這兩路援軍之後,再圍攻無援之太穀。其次一個再打胡軫、徐榮和呂布這兩路援軍中,選擇胡軫是主攻方向,無論胡軫早到的也好,又或者他是和徐榮一起到的也好,都先打他,打掉他這一路,再集中力量打徐榮、呂布。

孫堅又看了會兒地圖,說道:“好,就按你我早前部署行事!”

計既定下,文醜、孫堅便廣遣斥候、探馬,去探胡軫的動向,同時在太穀關西邊尋找合適的設伏之地。大穀關東西各有幾座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山中可埋伏兵。

文醜、孫堅兩人以為:胡軫之來,為行軍快,也是為避免遭遇埋伏,他肯定不會選山穀中的道路走,十有八/九是會沿著官道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