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第44章

最後一麵時, 林殊照例送他去機場,在進了機場後,他依然站在單向玻璃後麵, 偷偷看林殊的車。

林殊這次沒立刻離開, 而是坐在車裏, 不知在想些什麽,指間夾著煙, 手臂垂在車窗上。

他的出行工具早變成了私人飛機, 每次登機也在一個固定的小機場,這裏清冷無人, 沒人會來打攪他。

秦渝池隔著玻璃等, 等著林殊驅車離開。

因為呼吸,玻璃上時不時沾著水霧,視線模糊時, 秦渝池伸手擦掉霧, 掌心也沾上水痕。

半晌後, 車子終於啟動, 在冷風中離去。

秦渝池轉過身,背靠在玻璃上, 倏地有種無力感。

他不知道林殊在想什麽, 林殊也從不知道他的心理, 他們之間總是隔著玻璃, 就像現在這樣。

也許這就是他們之間最好的結局, 一直隔著玻璃,保持現狀, 刻意忽略傷害和苦痛, 也不去做任何承諾, 直到死為止。

秦渝池垂眸望著地麵,幾秒後起身,朝登機處走。

機場外冬風聲漸小,那是暴風之前的須臾寧靜。

進組的第三天,警察就聯係到他,將他帶回B市,問他11月3日淩晨時,林殊在哪,他又在哪。

秦渝池覺得荒謬,林殊根本沒和陶芓湉見過幾次麵,怎麽可能會去殺陶芓湉?林殊就不可能做這種事。

警方的說辭是在陶芓湉家裏找到了凶器——林殊家常用的刀,刀柄上全是林殊的指紋。

但警方也說了,現在也隻是審訊調查階段,如果林殊真的無罪,他們會在72小時內釋放林殊,並不會冤枉林殊。

秦渝池無數次解釋,如果林殊那天淩晨醒了,那林殊會做的第一件事是找他,而不是大老遠跑到陶芓湉家裏去。

可無論他怎麽解釋,他那天淩晨確實出門了,監控裏顯示他開著車去見陶濯,客觀上根本無法證明那段時間裏林殊在哪。

他半夜出門,這是他犯的第一個錯誤。

林港在同一天接到消息,徹底慌了神。

林港根本不在乎誰死誰活,而是真的認為林殊殺了人。

林港隻怕林殊被指控故意殺人,牽連到自己的公司,便直接找醫生偽造了精神分裂的診斷證書,在大半夜時將林殊撈出來。

而在林殊被轉移到安寧精神療養院的第二天,輿論發酵,徹底引爆,相關的詞條霸在前排,撤下一條又有新的頂上去,怨聲載道。

【精神病又背鍋!林氏首席執行官林某殺害演員陶芓湉,卻因一紙診斷證書得以逃脫。】

【心理疾病真好用,殺人也無需償命,隻要一個病就能脫罪。】

陶芓湉這一生都沒有這樣的熱度,演的戲也不溫不火,粉絲都沒幾個,而人生裏最高的熱度,竟然是在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