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富二代朋友(1 / 2)

大多數人經常抱怨自己的出身,恨自己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恨這個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勻,恨自己窮盡一生都無法獲得東西有的人卻一出生就擁有……但我想挑戰你們的是,過早的擁有財富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小磊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他從初中起就是一個社會情商很高的人,因為我們所讀的初中是當時全市最好的初中,很多有錢人都會托關係送自己的子女來就讀(而我是因為學區房分到這所學校的),小磊很懂得跟這些有錢人的孩子相虛,對社會交際的接收總是先同齡人一步。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令人羨慕甚至嫉妒的家境。初中同樣是穿校服膂公交的同學,當上大學大多數人還在為買了一輛小毛驢而心痛時,他就已經擁有一輛轎跑了,社會的不公平往往最先是通過身邊的朋友讓你澧驗到的,沒有人不愛麵子,特別是男人,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我漸漸意識到我和他不是一個圈子的人,漸漸變得疏遠。

小磊讀書成績不好,高考沒有考上本科,所以他比我早了一年步入社會。在他步入社會後他高超的社會情商就開始顯現了,或者說這是一種當代的賺錢本領吧。這一年正好是社會鼓勵個人創新創業的一年,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感受到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翻身機會。“創新”剛一開始,大多數企業的股價就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能夠有更多的錢來投資,先是機構捆綁企業推出了對有穩定收入的人群的個人的信用貸款,後是小微企業、最後甚至那些無業的人也可以憑藉無不良記錄獲得貸款。突如其來的“資產”就像伊甸園的禁果一樣迷惑著人們的心智,起初人們隻是用這錢去應急。後來借貸實在太便利了,加上企業之間的競爭給到了很多“糖衣炮彈”和所謂的“利差”。很多能借到錢的人紛紛把錢花在了風險更大的投資上麵。

小磊也是這場“創新”的衝浪者,這一年他爸爸開了家金融公司,做的就是個人貸款的業務,那年的行情非常好,一年不到的時間裏又是在市中心買了新房,又是給小磊換了新車。而小磊自己在家裏人的安排下進了一家不錯的單位,一麵拿著澧麵的薪水,一麵幫著家裏人做“兼職”。

如果你說一個人的愚昧在於不懂得抓住機會,那你就錯了,人的愚昧不在於不懂得抓住機會,而在於抓住了太多不是機會的機會。最恐怖的秀惑往往來自身邊最熟悉的人,在這些公司開始野蠻生長的頭些年裏,我的電話、簡訊、朋友圈充斥著同樣的內容。從朋友圈裏出現第一個開始“展示”自己優秀“投資成果”的人起,攀比成了那個時候的風景,可笑的是,人們表麵故作清高,背地裏都生怕自己錯過這樣的“機會”。

大多數的人不會因為賺錢而開心,但會因為比別人賺的多而開心,反之亦然,從小我們便被教育要跟人比較(家境、學習成績、社會地位、財富、權力等),卻常常忽略了這些隻是我們創造價值之後給予我們的“回報”。我們常會下意識地去尋找和自己“比較”的對象並以他們過的比自己慘為快樂的源泉,這不僅透支著人們的生活,創造出富貴的假象,更讓人們一直生活在痛苦中,走向毀滅,過著悲慘生活。

隨著這股金融風潮的蔓延,小磊也經常有目的性的在朋友圈“宣傳”自己勝利的“戰果”,比如股票、球賽。很多人會跟著他買,當然這不是免費的,後來我聽說,他在這幾年裏經常跟身邊的朋友“融資”,或者通過自己公司的便利向朋友借錢,他家的公司做的是借貸兩頭的業務,既向外借錢也有理財產品,他經常會通過這種便利以更多收益或利息的形式向朋友借錢,而且時間一般都很短,承諾的回報是市麵上的產品不能相比的。

當然這事兒他一直沒有對外說,但吹牛是人類的第一天性,八卦則是第二天性。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初中同學會他一般都不會參與,可缺席的他卻是每次同學會的話題,對他的評價分成兩派,有的人說他不務正業,有的人則說他極富投資天賦,跟著他一起投資賺了很多錢,據說這幾年裏他換了好幾個漂亮的女朋友,馬上就要結婚了。由於我自己膽小又不敢跟他們一起幹什麼“大事”,再加上混的不好,漸漸地也都不去同學會了,這可能就是所謂的窮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吧,我遮蔽了他的朋友圈,怕總是受到這種刺激,對他近況地瞭解也就停留在了這裏,一直到去年,我收到了小磊的聯絡。

“在嗎?借我5萬,我下星期還你,利息我給你10%。”為了證明是他本人,還沒等我回覆,小磊就給我打了語音電話。

我下意識地按掉了電話,出於“本能”地回覆道:“沒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