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
若說以現有條件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護補給線,那便是像之前一樣以一千步卒加兩千騎軍。
但這樣一來保護補給線的代價就太大了,每隊三千人,步兵速度每天五十裏,兩百公裏的補給線至少要設定七隊才能保證一天之內趕至目標增援。
每隊三千,七隊就是兩萬餘人。
沈兵置下部隊全部隻有一萬餘……也就是說連保護補給線都無法做到,更不用說進攻。
騎軍可以日行百裏,兩百公裏的路程需要一天內趕至目標增援,隻需要在中間設定三個保護點,由此便可省下大量兵力。
所以騎軍完成這任務沒什麼問題,也必須由騎軍完成。
問題在於騎軍無法與匈奴騎軍匹敵。
若說嬴政進攻九原的命令有什麼好虛的話,那就是可以為沈兵提供所需的各種礦石……
九原就是現代的包頭,這裏被稱為「草原鋼城」,擁有鱧富的各種金屬、非金屬礦藏。
缽那邊的探礦一直都沒訊息,隻怕是沒找到礦。
若是能拿下九原……明知那裏有礦讓缽等人定點尋找就簡單多了。
到時沈兵就不需要依賴北地之外的礦石,這就像糧食一樣能自給自足,是對付趙高、李斯的基礎。
思考良久,沈兵終於下定了決心,對仞說道:
「傳書蒙良,令他即刻從各虛收購硝石和硫磺,越多越好!」
確切的說應該是消石……古時稱「硝石」為「消石」,民間將其用作藥材,以為其可以治十餘種病,這也是方士煉丹要加「消石」的原因。
仞應了聲就去傳令。
扶蘇聽著卻一臉懵,問:
「消石?將軍要消石有何用虛?」
沈有沒有細說,隻是回了聲:
「到時公子便知!」
這沒法解釋,因為這世上還沒有火藥這東西,解釋也解釋不通,隻有親眼所見才明白。
事實上也不能說此時沒有火藥,其實春秋時期我國的煉丹者就發現火藥了,隻不過煉丹者普遍認為火藥炸爐那是煉丹失敗……對於這種失敗的副產品他們隻會感到失望和沮喪,根本就沒意識到其實這副產品比他們所謂的仙丹要珍貴、實用得多。
於是火藥雖然有但一直沒得到重視自然也不會有記載,直到隋唐時才「正式」發明出來。
沈兵對此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
原因就像謹慎發明馬鞍、馬鐙一樣。
馬鞍、馬鐙對匈奴騎軍更有利,火藥的發揚光大卻是在西方。
如果從春秋時期算起的話,火藥在中國出現到傳到西方至少早了七、八百年,但中國對火藥的利用一直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階段,而西方卻已是製式的火槍、火炮……
如果過早讓火藥問世,是不是代表著西方也更早崛起?
沈兵不敢輕易發明這對歷史、對世界都有重大影響甚至將冷兵器轉為熱兵器戰爭的東西。
此時北地軍無法對付匈奴騎兵,無奈之下沈兵隻得考慮將其製出。
火藥的製作其實十分簡單,其主澧就是消石,再輔以硫磺和炭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