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
項燕與沈兵一直未曾謀麵。
但項燕的一世英名都是毀在沈兵手裏……從大梁水淹楚軍起,沈兵就在與楚軍的對陣中一次又一次打得項燕狼狽不堪。
雖說其間沈兵都不是將軍,但項燕卻知道打敗他的便是沈兵。
因此項燕來見沈兵時臉上纔有不悅之色。
但沈兵的表現卻讓項燕大感意外,同時沈兵又主勤對他表示敬意,他哪裏還有放不下的仇?
其實項燕這並非對沈兵有仇。
項燕已是一名老將,當然知道各為其主的道理,且沈兵也給他們君臣留了一條後路,也算是仁至義盡甚至是有恩了,他項燕又怎能恩將仇報?
項燕隻是有點不服氣……尤其看到沈兵還這麼年輕,自己一把年紀了居然會敗在這後生手裏,怎麼想都不是滋味。
三人又寒喧了一陣,沈兵就問:
「昌平君這些日子可還好?」
昌平君帶著些無奈的笑容回答:
「本君甚好,有勞大將軍掛心。」
沈兵知道昌平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情。
昌平君可是在秦國長大的,此時最富庶、最繁榮的就是黃河沿岸。
如今卻不得已遷到百越那蠻荒之地,自然會有諸多不慣。
但這還是其次,百越的經濟很難發展纔是真正讓昌平君頭疼的,尤其是知道沈兵在北地風聲水起,而百越卻依舊是蚊蟲猛默……昌平君又如何能「過得好」。
沈兵也不多說什麼,他隻取過一張紙來,在紙上畫起了格子,一邊畫一邊問:
「百越子民可會養蠶?」
昌平君想也不想就回答:
「當然,多有百姓以養蠶織綿為生。」
南方氣溫高、水氣足,適合桑樹生產,所以養蠶多在南方。
沈兵又問:
「百越可會養魚、種稻?」
水稻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不過一般在南方種植。
昌平君又回答:
「當然,戶戶種稻,養魚卻不多。」
沈兵將畫好的圖推到昌平君麵前,說道:
「昌平君不若讓百越試試此法種植。」
昌平君看了一會兒圖,然後就疑惑的問:
「大將軍這是……」
沈兵承認這畫得有點糟,但意思到就行,重點不是畫得好不好。
不過那幼稚難看的線條還是讓沈兵有點臉紅,他略帶尷尬的對著圖解釋道:
「這是池塘,周邊是塘基。」
「在低窪虛挖築池塘養魚,塘內養魚。」
「塘基可築得寬些,中間種稻,兩側種桑樹。」
「如此一來,塘內挖出的塘泥可作為稻田的肥料。」
「桑葉可養蠶,農作物以及蠶糞、蠶蛹可養魚。」
……
昌平君和項燕聽著是麵麵相覷相互都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
這其中尤其是項燕,他可是自小在百越長大,數十年來都是各種各的,哪裏會想到隻需要將這種植和養魚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一種迴圈。
過了好一會兒,昌平君才興竄的說道:
「大將軍此法甚好,如此一來,卻不知要為百越省下多少勞力。」
「大將軍真乃當世奇才,不僅深諳兵法還精通農耕,本君佩服。」
沈兵隻是笑了笑沒回話。
這在古代或許是個創舉,但現代卻是小事一樁,這被稱為「基塘農業」的東西,不僅能省時省力增產,更重要的還能防水患……其一格一格的池塘就像是一層層堤壩,這對此時的百越顯然是十分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