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初十六年,大晉先帝最疼愛的四子戚炳靖年滿二十,受封鄂王。
冊禮既行,先帝問他,想要討個什麼樣的女人做王妃。
他想了想,然後漫不經心地回答道:“不求貌美,但求才智當與南朝卓少疆一般。”
先帝大笑,說:“卓少疆乃男兒身,可惜,可惜。”
一旁,服侍先帝近三十年的宦臣文乙湊趣道:“聽聞卓少疆有一雙生胞妹,名喚少炎,堪稱絕色,隻是不知才智與其兄長相比又如何。”
先帝聽了,笑意漸漸收斂,半晌後才開口,語意沉涼——
“大晉與大平百年世仇,其女子縱有無雙顏智,亦不可使聘之。可惜,可惜。”
年輕的鄂王則稍稍垂下眼簾,輕描淡寫地笑了笑,不再續接此話頭。
……
這時節,卓少疆麾下三萬雲麟軍戰如破竹,以虎豹之勢縱馬踏穿二國疆線,長驅入大晉邊域三百裏。屯守國南的大晉軍隊被打得哭爹喊娘,四座重城被連番拔滅,自大將以下校卒降者近五萬人。
凡是親眼見過卓少疆本人的晉俘,無一生存,其麾下殺俘手段之狠絕殘烈,世所不聞。
大晉連失國土,先帝震怒,大發諸路兵馬。
八萬鐵流席卷而南,誓要收復所失河山。
隨卓少疆出征的麾下大將江豫燃聞報,向他問道:“卓帥欲從何計?”
卓少疆淡淡道:“廢他娘的什麼話?照戰不誤。”
須知這片河山,國土,疆域——
原本就都是大平的。
……
三百八十年前大平太祖高皇帝開國,以女子之身臨朝二十四年,禪位於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世宗執政凡三十年,崩,而後仁宗孝宣皇帝立。
仁宗改官製,復分封之製,宗室子弟按嫡庶長幼封王、侯,遣就國,四方井然。
其後一百二十年,至中宗孝昭皇帝時,始封外姓王、侯。朝中文武有殊功者,即拜封侯;終中宗一朝,唯上將軍戚安以軍功封晉王,世襲王爵。
再四十年,大平皇室日漸式微,戚氏遂引兵割據,自立為帝,號大晉,二十年間頻仍出兵,兼並北部諸封國,與大平王朝劃岷山——渭江一線而治。
自此往後逾百年,大平幾番出兵冀圖收復失地,大晉亦數次南下意欲擴張疆土,然二國大戰十餘次,互有勝負,互不能製。
……
就在卓少疆領軍以少敵多、欲迎擊大晉兵馬之時,大晉先帝突染急疫而崩。
先帝既崩,竟出人意料地未傳位給最寵愛的兒子鄂王,反而將大位傳給了年僅十二歲的皇長孫,更於臨終前選定三名顧命大臣,詔令輔佐少主。
大晉皇室劇變,大軍在外亦無心求戰,八萬兵馬一擊即潰。
雲麟軍是役大功,大平朝中賜賞無數。卓少疆遷拜上北將軍、封逐北侯,督大平國北十六州軍事。
卓氏自顯宗一朝入仕,卓少疆之父卓亢賢乃當朝中書令;卓少疆既以軍功得封,卓氏更極顯貴,皇室亦益重卓氏一門,不久後另有詔下,欲納卓亢賢之女卓少炎為太子妃。
當此之時,人皆以卓氏得浩滂皇恩,卻不想竟傳出了卓少炎與皇帝幼弟、成王英肅然私通之事。
舉朝嘩然,卓亢賢入宮麵聖,稽首謝罪,再乞骸骨。
皇帝生性仁和,嘆了數口氣,說道:“此事與朕的幼弟也有幹係,如何能隻委屈卓卿一門?罷了,罷了。”
卓亢賢伏地謝恩。
出宮回府後,他盛怒未泯,以閨門不肅為由即刻將女兒趕出卓府,並張告國朝天下與之斷絕關係,言稱卓氏無有此等寡廉鮮恥之女眷。
成王得知,遂納卓少炎入王府,充為侍妾;又二月,因卓少炎得盛寵,更置宅於京郊,月奉金寶以娛之。
國朝中人聞此,皆慨嘆不已,稱卓亢賢雖兒女雙全,然男兒為英雄,女兒負淫名,是亦天道難料。
……
這一場風波過去小半年後,大晉朝中剛安穩了一些,即再次引五萬兵馬自東北邊境入犯。
領頭的先鋒使名不見經傳,起先並無人格外留意。然而這一軍先鋒人馬竟如入無人之地一般橫掠大平北境數州,凡大平出戰之州軍均為其所挫,這才驚勤了領雲麟軍鎮守國之西陲的卓少疆。
卓少疆先遣一萬騎兵即刻東進,繼以步卒二萬五千人繄隨其後,欲於戎州境內截斷大晉兵馬洶洶之勢。
然而在途中卻反被大晉騎兵所阻擊,被迫與之列陣野戰。
二軍沖殺半日,各有數千傷亡,然勝敗仍難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