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論如何能不戰而屈人之兵(2 / 2)

這一天的清晨小王爺驅“馬”上班,還沒拐上府衙前的大街,就聽到遠處一片哭聲,隱約間還夾雜著一陣陣的喊冤之聲。

等到了近前李存勖登時給嚇了一跳,隻見府衙大門對麵的照壁下,一溜跪著五十幾號人,一個個麵容慘淡在那裏瑟瑟發抖。

起初他還以為是差役捕獲的山賊群盜呢,等問過後才知道這些人竟是自己要的製鍾匠人。弄清原委後李存勖也是哭笑不得,趕緊吩咐為這些匠人鬆綁,然後又是找地方安頓,又是準備夥食安排吃飯的。

足足忙活了大半個時辰,眾人才消停下來。而這些匠人也知道自己,是被小王爺“相邀”來晉陽公幹的,頓時一顆心也都放了下來。

待吃飽喝足之後,這些匠人被召集到了一間大屋內,聽著小王爺在上麵比比劃劃的,將他的要求逐一提了出來。

還不等李存勖講完,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師傅,便從椅子上滑了下來。在他們想來,這分明是眼前這個小娃娃...哦不,是小王爺在難為他們嘛,這些人鑄了一輩子的鍾,哪裏見過如此怪異的東西啊!到時完不成豈不是又要蹲班房、吃生活?

按照李存勖的說法,內壁如此之厚根本就撞不響的,而且還要鑄成長條狀,這是個什麼玩意?盡管他們還無法確定小王爺是否在開車,但明擺著這東西肯定就特麼不是“鍾”。

麵對著這些千年前的古人,李存勖也知道自己有些操切了。於是他又耐著性子,重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這一次他說的很慢也很詳細,漸漸的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畢竟現場還是有腦筋活絡的,當李存勖充分回答了這些匠人的所有疑問後,幾名年輕的鑄鍾師傅就完全理解了他的要求。

既然有了明白人那就好辦了,李存勖當場留下了二十名比較年輕,看著機靈的匠人,剩下的人一律發放路費遣散回家,然後他便親自帶著這批匠人進了匠作營。

就這樣他日思夜盼的火炮也終於有了著落。而這批製鍾的師傅也不負他的寄望,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按照李存勖提供的圖紙,製出了三門火炮。

該說不說,這個時代但凡靠手藝吃飯的,個個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絕活。這三門火炮往那裏一擺,每一門都是鋥光瓦亮的,個個賣相十足。

然後在炮聲隆隆的試射中,這三門火炮不出意外的當場炸膛了兩門,另外一門雖然完好無損,但射程隻有可憐的一百步,因為這門為了保險,裝藥量少的可憐。

“小王爺,這些工匠真的是盡了心的,沒日沒夜的打磨這些火炮,小的以為炸膛與鑄造無關,是咱們鋼材不給力啊”,負責鑄炮的工匠掌班倒是很夠義氣,主動站出來為這些工匠說著好話。

“我知道、我知道....”,李存勖看著被炸成兩節的火炮,搓著臉無奈的說道。

從這門廢炮的橫截麵就能看出,用於鑄炮的鋼料還是沙眼太多了,根本承受不住火藥爆炸時的力道。

其實他也知道目前鑄炮最好的材料是銅,可但凡是個穿越眾就知道,華夏大地上這東西的儲量並不多,有限的銅拿來鑄錢還不夠呢,而用銅來鑄炮就等於是直接拿錢砸敵人了。

嗯,要是上了戰場直接往對方潑灑銅錢,說不定還真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