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這麼多人都在看啊?我還以為隻有我們日國人喜歡他的作品呢。葉落這個作者,很厲害的,他寫過許多非常精彩的書籍。”
“《戰爭與和平》!一定要看看!”來自中亞的一位網友熱淚盈眶,“一直以來,我們備受戰爭的摧殘。我迫切的要求,在中亞地區多印一些!”
“我們俄國書也不夠啊!我根本就沒買到,書都哪去了?”
“出版社的問題,估計是外籍書首發,不敢冒險多印。誰能想到一本外國人寫的,能這麼火爆呢?我估計,出版商現在已經在加緊印刷了。”
“等一下!俄國?外國人?這本《戰爭與和平》不是你們俄國人寫的?”
“誰說是我們俄國人寫的了?你見過行葉的俄國人?”
“作者是華夏人。”
“厲害啊!”
“真想不到華夏還能有這樣水平的作家。”
“可能是你們不太了解,華夏的文學水平其實是很高的。”
在讀者之間,這本《戰爭與和平》獲得了極高的流傳度。葉落這個作者,也憑借這本書,首次走向了國際,被許多國家的讀者所知道。
……
第一天的時候,突然出現的《戰爭與和平》,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第二天,這本書鋪天蓋地的廣告,就逐漸讓人們產生了好奇。
第三天,許多人好奇之下,嚐試著買回家讀了一下。
第四天,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相關的討論。
第五天,《戰爭與和平》的話題大熱。
第六天,實體書大賣!
第七天,《戰爭與和平》席卷全球文學市場。
整整首發一周,《戰爭與和平》全球爆火!
基本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中,全都是賣瘋了!
華夏就更不用說了,一周的銷售數據,直接刷新了多項曆史記錄。
和中華文院合作的海內外的印刷社,電話全都被打爆了!
100萬冊!
300萬冊!
500萬冊!
不夠!
這樣恐怖的銷售數據,也直接驚動了外國的各大媒體。
《紐約時報》刊登了頭版頭條文章:“來自華夏的《戰爭與和平》,在北美地區拿下了暢銷書周榜冠軍!”
《加拿大日報》:“《戰爭與和平》刷新北美地區暢銷書銷售記錄!”
《英倫文學報》:“中亞地區多地民眾,高舉《戰爭與和平》,呼籲停止戰爭!或許,這本《戰爭與和平》將會成為中亞民眾們反戰的新標誌!”
澳大利亞媒體:“《戰爭與和平》創造了的新高度。”
法新社:“打破了法國作家保持的最高銷售記錄!這本《戰爭與和平》到底有什麼魔力?”
全球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全都是《戰爭與和平》這個名字。
有媒體分析數據,也有電視台請來專業的文學評論家,解析這本書的具體內容。
總之,《戰爭與和平》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
一本華人寫的,能在國際上引起如此高的關注度和討論度,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
與此同時,國內。
文院上下都是一片歡騰之聲。
孫德友院長在給文振組的彙報會上,一臉激動的說道,“葉老師的這本《戰爭與和平》,為中華文壇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為中華文化事業走出國門、邁向國際,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就連一直不支持葉落搞現代文學創作的古文協會,眾人都是喜笑顏開。
李文正主席哈哈大笑,“現如今這種情況下,葉老師都能一書破之!真不愧是我們華夏文壇的領袖!”
劉穎教授直接在微博上發文恭喜,“恭賀葉老師新書全球大賣!”
新文協會的一眾作家,大夥是又興奮又沮喪。
張如夢笑著笑著,就歎氣道:“同樣是搞現代文學的,為什麼葉老師總能想到一些我們想不到的點子呢?用俄國曆史背景創作,他是怎麼想到的呢?”
郝誌軍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糾結了,你能琢磨明白葉老師?那你不就成了文壇領袖了嗎?”
紹新忠主席嚴肅的分析道:“這就是普通作家和葉老師的差別,在進行選題創作的時候,大家難免會被已有的思維局限。但是,這種問題在葉老師這裏,壓根就不存在。無論是古典文學還是現代文學,在創作角度上,葉老師總能找到最合適又最意想不到的那個。可能,這就是天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