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葉大人軍令如山新兵器頻出,朱(1 / 3)

第201章 葉大人軍令如山新兵器頻出,朱元璋震驚三連,王保保揮師進攻!

明白了三個字,響徹在場所有人的耳畔之中。

毛驤聽著這雄渾有力的聲音,堅定如鐵的語氣,再看著這張麵如死灰的臉龐,以及決絕至極的眼神,一下子就讀懂了朱元璋的內心。

葉青的回答可以說是叛逆至極,心中有國是必須的,但心中有主也是必須的。

生活在大明國土上的人,要是心中沒有朱元璋這個主,那就是無君無父,還不忠不孝的人。

如果隻是一個掀不起任何浪花的百姓,還真的沒什麼所謂。

可他葉青卻不是掀不起任何浪花的百姓,他葉青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奇才,更是朱元璋眼裏可為大明開盛世,也可以顛覆大明的雙刃劍!

朱元璋對葉青的態度本就愛恨交織,本就又想擁有又想抹殺!

隻不過是因為葉青目前的表現,以及馬皇後的保護,這才讓他朱元璋對葉青的態度處於愛大於恨的狀態。

說白了就是烈馬雖然極為叛逆,但騎手還沒放棄馴服,還覺得有馴服的希望!

現在好了,葉青一句話直接就讓朱元璋徹底放棄了!

不錯,

在他毛驤看來,朱元璋現在麵對葉青的心境,就是騎手放棄了烈馬,神醫放棄了病人。

可他朱元璋也不是騎手或神醫,他是殺伐果斷的大明開國皇帝。

也就是說朱元璋一旦放棄了葉青,葉青連自生自滅的機會都沒有,他朱元璋的放棄就是快狠準的抹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場仗打完之後,不論戰果如何,他葉青都是個死了!

“哪有什麼意外?”

“這還怎麼可能會有意外?”

“.”

想到這裏,毛驤在用餘光看向葉青的同時,眼裏還盡是不忍與埋怨之色。

他之所以不忍,是因為在他看來,戰事過後,皇帝陛下如果不能用正大光明的手段殺葉青,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葉青雖然給了朱元璋很多氣受,但對他以及他的下屬又是絕對的刀子嘴豆腐心。

別的不說,單論賞罰分明這一條,他這個區區七品縣官就做得比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好。

還不是好一點,而是簡直不要好太多!

隻是他毛驤也是個不事二主的忠臣,他也有他自己的原則,如果朱元璋非要他對葉青動手,他一定會對葉青動手。

但緊接著,或許就會對自己動手了!

而他之所以埋怨,則是因為葉青現在還一副不知死活的樣子,還是那麼的瀟灑自在。

他就想不明白了,葉青就算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朱元璋本人,但也知道是可以和朱元璋說得上話的兼職欽差啊!

“他怎麼敢當著可以和陛下說得上話的郭老爺的麵,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他這聰明絕頂的腦瓜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麼?”

“.”

不僅是身披親兵甲胄,被拉來當臨時親兵衛隊長的毛鑲想不通,就在坐在他們身後當文書紀要的吳用,也沒有想通這個問題。

吳用的眼裏,坐在右座首位的郭老爺,都不能說是悶悶不樂了。

他隻是坐在這裏麵色冰冷的看著地麵,那雙如鷹似隼的眼睛,還幾乎不帶眨的,簡直就是在恨殺父仇人一般。

還是在恨那種暫時需要隱忍,暫時不能殺的殺父仇人!

也正因如此,他也覺得他們的葉大人有些過分了。

“這又是葉大人的欲擒故縱嗎?”

“正如葉大人所言,他在這可以和陛下說得上的郭老爺麵前的一切表現,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

“他是想通過這郭老爺,讓陛下將來開出更高的條件?”

“不對啊!”

“哪有這麼漫天要價的?”

“都心中無主了,陛下還能強忍怒火開高價?”

“如果我是陛下的話,聽到有人說葉青非常有能力,但卻心裏隻有國沒有主,那我寧願不要這人才了!”

“皇帝放棄人才的方式,必定是朕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

“.”

想到這裏,吳用立馬就眉頭微微皺,隻覺得他們葉大人的‘欲擒故縱’玩過了。

有了這麼個意識之後,吳用看向郭老爺背影的眼神,也有了一抹不易察覺的殺意。

戰事結束之前,這位可以和皇帝老子說得上話的郭老爺,對他們葉大人的態度如果不變好的話,他就絕對回不了京城。

就算半路上不被劫匪所殺,那也得沉船喂魚!

也就在吳用如此盤算之時,正坐帥座上位的葉青,也早已把所有人的微表情等細節,全部盡收眼底。

隻不過他最在意的,還是這基本上可以代表皇帝親臨的郭老爺,以及他的死忠部下吳用。

葉青從郭老爺的表情和目光可以看得出來,隻要不出意外的話,他戰後的結局就很穩了。

這郭老爺對他越死心,他葉青就越安心!

隻要這郭老爺回去說他葉青心裏有國無主,那一切的功勞就都是浮雲了!

要知道他葉青所處的境地,可不僅是封建古代,還是在那位生性多疑且善於卸磨殺驢的大明開國皇帝手底下做官。

在他朱元璋手底下做官,還敢明著叫囂心裏有國無主,這不是上趕著找死嗎?

想到這裏,葉青隻是安心的淡淡一笑。

穩了!

不出意外的話,那就一切都穩了!

不對,

就憑一句‘有國無主’,那就絕對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至於吳用的心思,他完全不放在心上,隻要到時候忽悠到了位,這郭老爺就可以安全的回京。

想到這裏,葉青也是心中頓生無奈之感。

不論在什麼時代,像他葉青這種‘中層管理者’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都必須要牢記四字真言,那便是‘欺上瞞下’!

隻要不是真正的大老板,想要升職加薪還名利雙收,都必須要把‘欺上瞞下’這一招做到位。

現在已經墳頭草老高的楊憲,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案例。

他欺上瞞下得天衣無縫之時,可以說是平步青雲,洪武元年任中書參知政事,洪武二年直遷左丞。

可他卻剛當上左丞就飄了。

這人隻要一飄,就會立馬錯漏百出,以至於之前的欺上瞞下行徑全部曝光,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