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葉大人說朱元璋懂個屁還沒法生(1 / 2)

第216章 葉大人說朱元璋懂個屁還沒法生氣,黑夜寒風中明亮溫暖的歸途!

寅時,又名平旦,是太陽停留在地平線上的意思。

寅時過半,也稱黎明,是日與夜的交替之際。

但在這有山地有平川盆地又有草原的邊塞之地,依舊是夜幕仍在之時。

好在邊塞之地的夜空,有著格外明亮的圓月,以及璀璨的滿天繁星。

也正是因為這樣夜空,才讓走在歸營路上的雁門關常備守軍將士,不至於看不清道路。

可這時候的邊塞之地,卻有著足以淹沒半身的濃霧。

不說伸手不見五指,但也能見度不足十步!

一身戎裝的將士們,或獨自步行,或牽著披著馬甲的戰馬,行走在這猶如仙境的歸營道路上。

終於,先後離家的他們,在三條通往各自營地的縣城大道上彙合了。

縣城之內,

葉青見麵前郭老爺一副似有所悟,但卻沒有完全悟道的樣子,就知道他看到了他葉青想讓他看到的東西。

他們的眼裏,

此刻的葉大人一身明光鎧,在初升旭日之下,閃爍著耀眼的金銀光芒。

“可現在說你懂個屁,你也不好意思生氣了吧!”

“如果之前說你懂個屁,你會生氣。”

很快,通往三門的三條大道邊上,就有了許多身穿紅衣,提著紅燈籠的女人。

“本官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但本官可以肯定,將士陣亡彌留之際,一定隻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回家’。”

葉青下達這道命令的理由,朱元璋現在還記得。

寅末卯初,破曉時分。

葉青當即下令,東西二門常備守軍換防回城牆之後,負責布防東西二門的駐軍,立即趕往中門誓師。

不知道是城內哪家傳來的琴音,但卻可以聽得出來,絕對不隻是一人拉一琴。

他還想著,太陽是要從西邊出來了,這人竟然這麼客氣又禮貌。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後,看著葉青的眼神,還有那麼點責備的意思。

雖然覺得很陌生,但也覺得並不簡單。

雁門四衛合計二萬二千四百名將士,除了三門常備守軍外,所有人都在這裏集合。

可也就在此刻,葉青又轉過身來,直視麵前明顯有被氣到的郭老爺的眼睛,還眼裏盡是挑釁之色。

“隻需要為這些布防於城牆內外的駐軍誓師就可以了!”

隻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雁門‘軍嫂’們,有的就家住大道邊上,她們在送完自己的丈夫之後,也就順便舉個燈籠,為其他的將士照明了。

而大道兩邊點亮自家燈火的民房和商鋪也是如此,一家點亮,緊接著就是十家點亮,直至全部點亮。

他期待關內關外的將士不再敵對,而是穿著同樣的衣甲,成為真正的同袍,一起對付其他的敵人!

寒冷的邊塞之夜,寒冷的呼嘯夜風,寒冷如冰的身上甲胄,在這些家鄉父老送來的光明麵前,根本就不算個事。

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激勵自己的兒子,以及兒子的這些漢家兄弟!

集合完畢之後,他們也全部都看向了,正身處於演武高台之上的葉青。

“再加上匆忙回家又匆忙歸營的折騰,他們熬這一夜的虧耗,可比站崗連續熬兩夜的虧耗還多。”

卯時三刻,旭日初升之時。

當朱元璋透過城牆之上的照明火光,從側顏的角度,看清守將此刻的眼睛之後,也是立馬就眼前一亮。

葉青隻是淡笑道:“讓他們安睡一夜,不如讓他們提前達成心願。”

朱元璋可以說是老兵中的老兵,他自然知道這些匆忙回家,又匆忙歸營的守軍,絕對不會在家睡覺。

也就在此刻,

突然就響起了深沉粗獷又激昂的琴音,還是起源於蒙元的馬頭琴聲。

“咚咚!”

能站在他們葉大人的兩邊,必定不會簡單!

而此刻,

毛驤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是備受震撼。

“常備守軍已經不需要誓師了,他們的爹娘妻兒,以及父老鄉親,會為他們‘誓師’!”

“如果咱是你的話,咱就算昨晚換防,也隻是換下他們,讓他們回營帳安睡一夜。”

“.”

大道某處的窗戶之內,

一位安家關內,並取得大明籍貫的蒙元老人,正目送著這些歸營將士,拉著手裏的馬頭琴。

“回一趟家,擁抱自己的父母妻兒,甚至和妻子行房,不僅不會讓他們疲憊,還會激發他們至死方休的決心。”

“出關遠征沒有這個條件,但這是本地兒郎的守家衛國之戰,所以他們有這個條件。”

片刻之後,

這位取得大明籍貫的蒙元老人,已經再也看不到身披戎裝的歸營將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