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朱元璋對陣成吉思汗,百炮列陣(1 / 2)

第224章 朱元璋對陣成吉思汗,百炮列陣,禿鷲待食!

“大炮按規定調整射程,再次檢查炮彈,每一門大炮邊上,確保三箱炮彈!”

“弓弩床射手抓緊時間,每一架弓弩床最少準備十支火箭,每一支箭的前端,左右兩側都要綁紮火油彈!”

“弓箭手最後檢查配弓,最後檢查身上箭囊是否滿載箭矢。”

“開關,列陣!”

“如若有失,軍法無情”

陽光之下,

雁門關東門那連接兩自然山體的的城牆之上,旗語傳令兵站在城門樓最高處的左右兩端,向兩邊重複打著命令旗語。

而在兩邊城牆之上,時刻關注著的基層將領在看到旗語之後,立馬就下達對應的軍令。

一時之間,城牆之上盡是炮長百戶和弓弩長百戶下令的聲音,以及守軍士兵們按命令操作裝備的聲音。

就算再重要,那也是戰後的事情!

兩排重騎兵負責破陣衝撞,三排輕騎兵負責隨後砍殺,最後還有五千步兵負責補刀衝殺!

可就他們眼前的一幕看來,除了天然平原草場,就隻剩下東一堆西一堆的小樹林,以及幾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溪流。

也就在此刻,將士們出於本能的喊了一嗓子之後,就立馬變得專注了起來。

對於敵我雙方來說,他們對這種讓人壓抑的猛禽可就太熟悉了。

隻要兩盾牌水平拚在一起,就會出現三個方形口子!

也就在觀察手就位的同時,朱元璋和毛驤二人,就來到了城門樓一樓,也就是東門的指揮室外。

尤其是這種前方基本上沒有參照物的草場平原,距離標槍就顯得尤為重要。

陳將軍隻是相對客氣的說道:“這是葉大人教我們的戰術術語,其實我以前也不懂什麼是‘矩陣錯位’。”

頭前兩排騎兵不論是馬匹還是騎兵,都比後麵三排的高大!

不僅如此,他們還是人馬都披甲,手上的兵器也不是輕騎兵的彎刀,而是全部手持狼牙棒或者破甲鐵骨朵!

標槍的形式多樣,可以是成排的標槍箭,也可以是單一的,提前塗上顯眼顏色的標槍箭,甚至可以是先放幾炮砸幾個新鮮的坑。

也就在矛盾拒馬陣形成之後,一千刀盾兵也在他們的身後嚴陣以待!

在毛驤看來,就是城牆之上,又有了兩道身披製式軍甲的銀色人牆!

毛驤知道,這就是城牆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需要用他們的時候,就是一場血戰!

他隻希望沒有用到他們的時候,畢竟他們的妻兒父母,就在城牆後麵的家園,等著他們回家團圓!

也就在此刻,一名將領在樓上喊了一嗓子。

仍在半空盤旋的禿鷲眼裏,

城外四裏的開闊平原上,揚起的沙塵已經基本塵埃落定。

按照他們以往的地方,一定會在開戰之前,利用弓箭或者弓弩床也就是三弓強弩,發射距離標槍,提前標識需要的射程距離。

雁門關城門樓三樓廊道之上,

生活在戰爭頻發之地的這種,專吃大型動物屍體的猛禽,已經對戰爭有了它們的認知。

但不論怎樣,他都是葉大人的客人,必須給予足夠的麵前。

至於所謂的距離標槍,可以說是一點都沒有!

“在臣看來,這就是層層消耗的打法,你覺得能成嗎?”

他們知道,他們該讓位置了。

“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我們是大元皇帝的族人!”

他們之所以要在城外四裏處做最後的調整,隻是因為蒙元馬耐力雖好,但急速衝鋒距離隻有三裏多不到四裏。

到了那時候,他自然能看到那毫無領兵經驗,且紙上談兵的經驗都不足的葉大人,首創的‘矩陣錯位’打法。

毛驤知道,相比於眼前的敵人,葉青的對策到底怎樣,在朱元璋看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朱元璋和毛驤不知道,到底是他們忽略了這至關重要的一點,還是太過相信觀察手的肉眼觀測能力!

城牆之上,所有專注於遠方的目光之中,之前勻速襲來的滾滾沙塵,突然就停滯不前了!

也就在此刻,上千頭禿鷲突然飛到了這片戰場的上空,它們或不斷盤旋,或降落於兩邊的山地之中。

緊接著,居高臨下的他就看見大炮的炮管仰角,發生了一樣又不一樣的變化。

“.”

因為他是大明朝的皇帝,是把大元打成北元的朱大帥,他絕對不允許北蠻再次扣關!

口子也不大,剛好夠長矛伸出去,也剛好夠火銃伸出去,隻是這時候伸出去的長近一丈的長矛而已。

“兒郎們,”

朱元璋看著前方那已經可見的滾滾煙塵道:“那得看他的‘矩陣錯位’打法,到底是個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