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葉大人真是笨拙之人,朱元璋再(1 / 2)

第226章 葉大人真是笨拙之人,朱元璋再記欺君之罪,他們都是硬骨頭!

“不要抬頭看,繼續向前衝!”

孛兒隻斤.烏力罕在看到這一幕之後,立馬就低下頭,隻是盡全力催馬向前衝鋒。

與此同時,也紅著眼睛撕心裂肺的下令。

其實他也知道,在這種時候,他的聲音再大,也不會有人聽到,他隻不過是下令給自己聽,隻是在給自己壯膽而已。

他必須給自己壯膽,隻有他自己這麼做了,他的族人們也才會跟著這樣做。

也隻有大家都這樣做,才有衝到城牆下的可能!

而此刻的城牆之上,

毛驤早已雙手撐在城牆的女牆上,還瞪大那盡是驚恐之色的眼睛。

他的眼睛裏,第二梯隊的二十發炮彈,也落在了此刻的頭排騎之間。

他看見滿天的濕土飛揚,他看見滿天的殘肢斷臂,他看見橫飛的碎肉鮮血,他還看見被掀翻的人馬又撞飛了身後的人馬,還帶來了踩踏傷害。

世人隻知道徐達北伐勝利,卻不知道北伐大軍又在其中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成吉思汗所創立的蒙元騎兵之所以被稱之為‘鐵騎’,正是因為他們訓練有素,吃苦耐勞,還戰不畏死!

趙括紙上談兵就是輸,而他葉青的紙上談兵不僅是贏,還可以說是戰術的創新,更是戰術成功的典例。

朱元璋知道,這不是葉青的作戰命令,這是現場總指揮的臨場發揮。

“咱明白了,這就是他的‘矩陣錯位’炮陣!”

隨著兩端觀察手令旗揮舞,城牆之上的炮長百戶得令之後,就開始扯著嗓子對炮手下達同樣的命令。

每一梯隊的二十發炮彈,都比前一梯隊的炮彈落點近五十步,且始終炸在同一水線上。

隻是想要達到這一戰略目的,僅靠這兩萬雁門駐軍是絕對不可能的,還得等徐達的大軍。

陳將軍話音一落,朱元璋立馬就聽到了城牆之上的各種機構的機械聲音。

也就在此刻,毛驤突然開口道:“郭將軍,我已經知道葉大人的矩陣錯位炮陣的妙處了。”

朱元璋是真的生氣了,氣得他都想起了才學會的新詞‘裝逼’!

可緊接著,眼前的一幕就讓他氣消了,也可以說是把他的注意力,從葉青的身上轉移到了這些‘硬骨頭’身上!

他的眼裏,僅剩下的兩千多北元輕騎依舊衝鋒,那些被炸的隻剩下一半的北元步兵,也在不要命的衝鋒。

“他哪裏來的臉麵,說他沒領過兵?”

也就在此刻,

站在城門樓三樓廊道正中位置的東門防守總指揮陳將軍,下達了這麼一道軍令。

二十架弓弩床(三弓強弩)邊上的守軍,也在熟練的更換箭槽!

弓弩床發射的箭矢,以堅硬的木材為箭杆,以鐵片為翎,形同標槍,世稱‘一槍三劍箭’,可以遠距離精準擊殺敵軍將領,有效射程可達九百多步(1500米)。

朱元璋聽著周遭傳來的聲音,也覺得是這麼回事。

“不硬他們也滅不了宋了,他們硬,我們更硬!”

“這些北元士卒可真硬!”

“笨拙?”

朱元璋的腦子裏,葉青站在田坎上,真誠無比的說道:“我葉青,隻是個笨拙的人。”

隻有徐達的大軍,成功繞後出現才行!

而這些炮坑的邊緣,則到處都是被炸得支離破碎的人馬屍體,以及許多被踩踏致死的人馬屍體!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炮坑的位置很有規律。

東一個部落西一個部落的打,是無法徹底征服的!

也因此,得名‘踏橛箭’!

隋唐宋時期,這種弓弩床可是戰場的主要遠程兵器!

“都轟成這樣了,還有這樣的勇氣,真有點草原狼的意思!”

“妙啊!”

這些箭矢的長短粗細都隻等於大型踏橛箭的一半,但在射程折半的情況下,也依然能把人馬射穿。

葉青曾對他說,北元士兵的特點就是‘敗而不餒’,也像極了草原上的草,春風吹又生。

不僅如此,還始終懟著北元衝鋒騎兵的頭排騎兵炸!

“衝鋒一路就被炮轟一路,就算僥幸不死,再好的兵馬都得嚇破了膽子!”

“各炮位仰角不變,準備第二輪針對敵人步兵軍陣的炮擊。”

朱元璋立馬回頭看了一眼城牆之上,那由黑色炮口組成的‘規律波浪線’之後,又立馬以對照的心態,看了看那些位置規律的炮坑!

算上炮速和馬速,這就形成了始終打擊敵人頭排騎兵的效果!

雖然是敵人,但他朱元璋也絕對不會吝惜對敵人的讚譽。

之所以打了一千多年,也隻是從匈奴打到突厥再打到蒙元,就是這麼個道理!

想到這裏,朱元璋也是再次堅定了點了點頭。

也就在朱元璋看向北方的天地一線,如此希冀之時,他又立馬聽到了陳將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