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日行一善
白家的風波並沒有無聲無息過去,最後以趙金芳為白柳洗一個月衣服為代價才獲得諒解。
至於二嫂李秀蘭,她當日沒敢硬碰硬當白柳的麵說三道四,但也別閑著。
被罰洗半個月衣服。
“你二嫂和三嫂心不壞,就是嘴太快——”黃鳳來歎息一聲。
白柳打斷她媽的解釋:“說得好聽這叫刀子嘴豆腐心,說得不好聽就是想啥說啥。”
“媽,如果當真心裏沒有想法,嘴上能說得出這話嗎?”
黃鳳來不得不承認女兒說得有道理,但是她作為一家之主,她能咋辦?
“那你說你要啥,把他們趕出去?還是你以後和你哥哥們再也不往來?”黃鳳來掰開揉碎講給她,“她們長記性以後也不敢亂說,說到底,都是沒見識。”
整天想著家裏這點破事,誰得到多誰得到少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你媽我要是沒有接生的本事,你覺得你嫂子們能聽我的話?但咱家不是為難媳婦的人,我慢慢教她們。”
黃鳳來看得明白,她知道女人必須有說話的底氣。
她也一直教兩個女兒去讀書,往外走。
棉兒走出去了,柳兒運氣不好,不過好在當裁縫也能掙錢。
白柳沒說話,她不高興但知道她媽的難處。
作為一家的主心骨,黃鳳來該和稀泥的時候也要和稀泥。
不聾不啞不當家翁。
反正她也不會讓自己吃虧,她就不繼續為難她媽了。
“但是媽你也別隻教兒媳呀,你看我二嫂和三嫂咋對待小薯她們?”白柳想起一心想要兒子的二哥二嫂和偏心眼的三嫂就鬧心,“上次我二嫂喝孩子們的薑湯,過分了啊。”
她一個當姑姑的,不太適合插手哥嫂們管教孩子。
白家從她奶奶起就在養男娃女娃的事情上一碗水端平,她媽在家裏壓著,哥嫂們心裏重男輕女也不敢表現得太明顯。
而且該說不說,男人和女人體力不一樣、工分不一樣,地位就會不一樣,這不是一家的問題。
白家已經算得上向陽大隊對女娃最好的家庭,但你要說當長輩的心裏沒有一丁點兒重男輕女,也不可能。
大嫂黃美玲有了倆兒子再有女兒,對小米就很好。
三嫂先得女兒再有兒子,經常以三虎還小的名義偏愛三虎。
二嫂生三個女兒後時隔五年多還沒有兒子,心裏越來越急,對三個女兒的態度也越來越差。
這樣下去不得壞事?
黃鳳來也是一臉怒容:“母女連心,你二嫂咋就想不通!”
她一直覺得女兒和母親是最親的人,李秀蘭想要兒子她也讚成,但不能冷了女兒的心。
“我說多少次她們也不聽——”
“說有啥用?”白柳難得心疼幾個侄女,“媽,你得親自帶小薯呀。”
“現在小米、小麥和小棗你住一個屋,你不然把小薯和小果也帶過去。”
黃鳳來有些奇怪的堅持,比如她帶三個兒子每家一個女兒住,為了公平。
“但你大嫂和三嫂萬一覺得我偏心——”
白柳明白她媽已經動心,遂道:“她們要是覺得你偏心也可以多生女兒,那我看她們還是更想要兒子。”
小薯夾在姐姐妹妹中間,幸好那孩子機靈,但就怕以後被李秀蘭教壞了。